2020年上海市中考作文题目权威解析
(2020-06-27 16:13:55)
标签:
2020上海中考作文中考作文有一种甜杨巧铃巧铃老师 |
分类: 巧夫子:中考语文分析 |
巧夫子:杨巧铃
u2020年上海市中考作文题目特点解析
在解析作文题目之前,让我们回顾一下上海往年的出题:
2019年上海市中考作文题:这事,真带劲
2018年上海市中考作文题:真的不容易
2017年上海市中考作文题: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
2016年上海市中考作文题:没想到,真没想到
2015年上海市中考作文题: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
2014年上海市中考作文题:这里也有乐趣
根据历年上海市出题模式,命题式作文。在短语的提示中,考生会捕捉一些信息,如:背景、次数或者频率等提示,上海出题倾向于要求考生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者亲眼目睹的事情,或亲身感悟,然后得出人生观或价值观或情感观的体悟。
2019年、2017年和2014年,上海出题中都出现了指示代词“这”,“这”给考生留出了想象和思考的空间,也就是给了考生一些自主定义的空间。
今年2020年的题目,“有一种甜”这是个动宾短语,从写作倾向上看,与往年的出题不太相同。特别是要想写出深意来,还要看考生的扣题和写作的厚度。
2020年上海市中考作文题目解析:有一种甜
本次题目可以分开理解:
已知部分解析:
1、“有”是一个存在变化的动词,那么这个词在作文中出现,其实让考生向读者叙述自己阅历中的认知。
2、“一种”,指“一个种类”,这里的代词,是暗示考生去寻找自己人生的经历,然后写出自己的对“甜”的诠释。
3、“甜”,是一个味觉的词。我们要化解为:幸福、感动、温暖、成功、快乐等。
未知部分解析:
其实题目的背后,还有考生自主命题的未知部分。
比如,有一种甜叫付出、有一种甜叫感动、有一种甜叫成功等。
所以,本题要求考生在写作审题时,扣住“甜”,根据自己的经历和认知来展开叙述。
u
之前我分析过上海市中考作文题目解析的时候,解析过在课堂上讲过的万象归四法。当然不同的老师或学校分类也有所不同,或者按照这个思路,分类很多。有的分为6种、8种、16种等,其实,对于考生来讲,分类越多,越不容易运用和归类。“万象归四”法,是巧夫子网络课堂中,一个学生给我的灵感得得名。那么2020年上海市中考作文题目“有一种甜”如何运用这四个类型实现中考作文的千变万化的无缝链接呢,实现“化万为一”呢?
中考作文的命题方向有四大类:
接下来,我们就用巧夫子的“万象归四”法来进行审题立意构思。
l
一、成长感悟类
考生可以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来触发思想的领悟或感触,进而体现主旨。
比如:
回老家,我与奶奶一起采摘草莓,辛苦的劳作中,奶奶告诉我:“通过辛勤劳动获取的果实才最甜哩!这里没有打农药,纯绿色的,吃着放心哩!”劳累了一天的我,吃着自己采摘下的草莓,心里感到无比的甜美!
奶奶的举动,让我深深体会到一个深刻而朴实的道理:有一种甜是通过辛勤劳动带来的甜,是发自内心的甜,是令人敬畏的甜。
考场结构如下:
1、
2、
3、
4、
具体可以这样展开:
烈日的下的田地里,绿色中点缀着红红的草莓,我和奶奶埋头采摘着,仿佛采摘的是一个个希望。一筐筐的红色见证着今年的丰收,也见证着奶奶辛劳的回报。奶奶示意我休息下,说:“这果实来之不易,育苗、施肥、拔草,一样都不能少。但是,通过辛勤劳动获取的果实才最甜哩!吃着也踏实哩!” 奶奶朴实的话语,让疲惫的我陷入深思。是啊,唯有付出劳动和汗水,才能迎来幸福和甜蜜。
我放一颗草莓在嘴里,瞬间的疲惫消失殆尽,迎接而来的便是一种甜蜜。“品尝一颗心如蜜,笑语和着云彩飞。”谁说不是呢,通过辛勤汗水换来的果实,能不甜如蜜么?
5、
是啊,人生亦是如此,唯有付出、汗水和努力,才能真正获取属于自己的甜蜜的果实…………
6、
当然考生可以根据不同的经历,来选择不同素材。
l
二、感恩感动类
这种可以展示,这个可以打破以往的方式,不写得到,而是付出
有一种甜
可以定位在细微的关怀,虽然细微,但是蕴含着深沉的爱。
母亲默默准备的一餐一粟
奶奶默默种下我最爱吃的苦瓜
父亲默默为我买来学习书籍
主旨:亲情的甜,不似蜜饯,不如蔗糖、不像菩提,而是像一缕淡淡的、甜甜的荷香,但是耐人寻味,绕鼻不息。
此类,可以体现社会的精神,还有为人处世之道。
比如:
1、有一种甜
可以定位是奉献的快乐。
看到我捐助的口罩,送到灾区,看到医护人员带上口罩,露出灿烂的笑容,我感到了甜,一种能为社会做一点点微薄之力的甜。
2、当然也可以写:有一种甜是善良的传递。
疫情期间,不能出门,在群里,母亲问谁家有七号电池,小区的阿姨,竟然马上放在小区门口,让母亲去拿。我拿电池的时候,没有来得及说谢谢,只是看到她的远去的背影。阳光下,她就是院子里盛开的桃花,甜甜的味道,传入鼻翼,让我感到,世间还有一种甜,那就是善良的传递。而我也决定将这份甜传递给他人。病毒无情,但人间有情,希望这种甜,能传递每个角落。
l
第四类:审美感悟
这种类型可以写:紧张而忙碌的节奏的生活方式,让我们淡化对甜的品味。走进田园,卸下疲惫,融进自然,看,“明月别枝惊鹊”的恬淡,闻,“稻花深处草虫鸣”的宁静,
触,“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惬意,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活出李子柒的气质,找到慢节奏的生活的甜美。
世间,有一种甜,就是天人合一的规律美。纵然,我们不能天天走进田园,但是我们要有一颗在心中种篱的心,在心中营造这份甜,让生活还原本质的美。
给新初一新初二新初三的孩子们的建议:
语文学习要早接触、早重视,虽然上面只讲四大类,但是这四大类又分成好多主题,每个主题都有格式和基本功的练习,所以,这是一门学问,希望孩子们重视语文的素养的培养,提升语文境界!
杨巧铃老师
以上文字版权属于北京巧夫子教育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一律不得摘编、化用、抄袭。如若违背,会让公司法律顾问,走法律程序,追究责任!
杨巧铃:
1、山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知名语文教育研究者,创立巧夫子网校,12年教学经验。
2、树立起“引导模式”的语文教学,受到全国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3、2012年讲解的《读<</span>红楼梦>写人物》,首次上线,达到同时期最收关注课程,被选入央视网。
4、2013年《走进四大名著》被选入央视网,再次备受家长和学生关注。
4、2014年研究出写作“万象归四”法成功运用于中考写作,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其中,河北学生被名校北京人大附破格录取;来自全国的学生考入南开中学、西安交大附、上海交大附、杭州二中等名校高中……
5、2017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生创意作文大赛十佳辅导老师”;
6、2018年,曾辅导学生升入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大学、湖南大学……
8、2019年高考,押中全国二卷和江苏卷作文题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