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扬州晚报》2024年12月20日发文《父亲与麻雀》

(2024-12-20 14:56:28)

父亲与麻雀

田秀明

盛夏的清晨,早起的父亲坐在乡下小院的门前,悠闲地摇动着手里的芭蕉扇。比父亲起得还要早的是那些麻雀,“吱吱喳喳”叫了好半天,一会儿跳到枝头上,一会儿又跳到地上。父亲盯着麻雀,脸上笑眯眯的,好像天天都能遇见的老邻居,也不言语,只是送上一个笑容,便能温暖了你我。

父亲喜欢小动物,养过猫,养过狗,当然都是随处可见的土猫土狗,吃的是剩饭剩菜,好养活;还养过兔子,兔子是去赶集市时,小孙子跳着蹦着非要买的,稀罕了没两天,就捏着鼻子怕臭,父亲只好接过来,哪知道兔子是一窝一窝地生,后来干脆全部送了人;听父亲说,他小的时候还养过一只麻雀,那麻雀像是成了精似的,早上放出去,一直到晚上还能再飞回来。

在我的老家,麻雀是村庄上的原住民,无论是赤日炎炎的夏天,还是霜寒雪重的冬天,麻雀始终是不离不弃,岁岁年年守护在村庄之上。久在村庄的麻雀,如同习惯了村庄生活的人家一样,村庄上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亲切。村庄是根,村庄上的人家如同大树离不开根一样,纵然栉风沐雨,傲雪凌霜,也要坚定地把一抹苍翠的绿留在村庄。

村庄上的孩子,顽皮得很,下河抓鱼,上房捉鸟,哪一样不是玩得头头是道。麻雀的窝就在屋檐下,村庄里的房子,屋顶上盖的大多是平瓦,平瓦凹凸着,屋檐下的缝隙,麻雀的身体一缩就钻了进去。小时候常常卸下门板,搭在屋檐下,爬上去把手伸进麻雀的窝里,一摸就能摸到几个毛茸茸的小麻雀。

小麻雀实在是不好养。关在笼子里的小麻雀,要么是蹦跶个不停,直蹦得羽毛乱飞,最后瘫软在笼子里;要么是紧闭着眼睛,不吃也不喝,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过不了两天也是一命呜呼。父亲说我们不会养麻雀,养麻雀要从没有长出羽毛的雏鸟开始,让它慢慢习惯人体的气味,这样才容易成活。

说归说,父亲却没有再养过麻雀,有时候有麻雀从眼前飞过,父亲总是不由自主地望过去,眼睛里像是在期待着什么。父亲没有说过他养的那只麻雀后来去哪儿了,但我知道那只麻雀一直都是父亲的牵挂,就像是一个已经长大的孩子,总有一天会离开村庄,去寻找自己的那片天空,去开辟属于自己的天地。

是啊,麻雀是村庄的孩子,村庄是麻雀的家。苇岸在《大地上的事情》里这样写到,“麻雀蹲在枝上啼鸣,如孩子骑在父亲的肩上高声喊叫,这声音蕴含着依赖、信任、幸福和安全感。麻雀在树上就和孩子们在地上一样,它们的蹦跳就是孩子们的奔跑。而树木伸展的愿望,是给鸟儿送来一个个广场。”

在村庄,每一个孩子都是那渐渐长大的麻雀,羽毛丰了,翅膀硬了,心里面便有了远方,总想着飞得更高,飞得更远。父亲应该也是这么想的吧,村庄是麻雀的家,村庄更是孩子的根,无论飞向何方,村庄终究是最温暖的归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