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姜堰日报》2024年会船节特刊发文《水墨溱潼》

(2024-04-11 09:16:30)

水墨溱潼

田秀明

里下河水乡古镇溱潼,我的故乡,我的根。在我的心里,总是不敢去念想,又忍不住去念想,一念一想间,心头就涌起了一场雨霖铃,水淋淋的,湿漉漉的,渗透出晶莹的雨滴,一滴一滴落下来,恍如在一张空白的宣纸上滴落的墨点,散开,再散开,慢慢地融化为一幅绝妙的水墨画。

镇子很小,小到只是水中的一个垛,小到可以浓缩在一张宣纸上。走进溱潼,巷子小,条条麻石铺陈着,悠长悠长的,一不注意就拐了一个弯,延伸向镇子的深处;院子小,一座挨着一座,一座挤着一座,槛桔宽厚,阶石硕重,屋尖的泥塑,壁上的砖雕,檐下的瓦当,那样的玲珑,又是那样的精致;桥也小,跨着沟,跨着河,或平或拱,一步能过三座桥。

镇子也古,古得从唐诗宋词的意境里缓缓而来,从千年岁月的时光里缓缓而来。在溱潼,每一条巷陌,每一座庭院,都萦萦着翰墨的味道,都氤氲着人文的气息。一袭长衫的储巏,乘一叶扁舟,水云楼上传来书声朗朗;狷介自持的高二适,子规楼上运如椽巨笔,写学者之书,书诗人之书。光阴远去,人老了,镇子古了,可古镇骨子里透出的文化味,就像是溱潼的灵魂,一直没有老去,沿着文字,沿着每一个走过文字里的人的记忆,一直流传着,延续着。

水是眼波横。水乡溱潼哪能少得了水,一条条沟,一汪汪河,一片片湖,都如同古镇溱潼的眸子一样,忽闪忽闪着,清亮亮的。古镇人家离不开水,或与水为邻,或枕水而居,淘米汰衣,一手挎上篮子,一手提着水桶,走过麻石巷,走向河边的码头;种田摘菜,一支长篙,两片桨叶,一点一划间,小舟驶往湖心的垛上;沿河边一溜烟的栽着杨柳,柳枝茵茵的,常有垂钓的老者,有的站着,有的坐着,一支长竿伸向河心,不时地提线拉鱼。

“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古镇人家也雅致,也浪漫,小院里栽着花,栽着树。假如你刚好路过,假如花刚好红了,树刚好绿了,最是能赏心悦目。小巷的深处,走着走着,一株山茶花静静地探过了墙头,娇滴滴的,红艳艳的,忍不住让人心生喜欢,忍不住抬脚跨进小院,只是轻轻的一眼就被震撼到了,这花能开到上万朵,这花已经开了800年;走着走着,一团遮天蔽日的绿扑面而来,一千年的老槐树,站在树下,心间多了一份敬畏,多了一份膜拜,枝叶繁茂着伸向了天空,间或有鸟儿惊叫着飞来飞去,声声鸟鸣,圆润,流畅,从枝头滴落下来,如琉璃珠子一样在地上乱滚。

古镇的老街,像河水一样,在古镇里流淌着。寻一家酒楼,临窗而坐,抬眼窗外,古镇在天光水色中露出一角屋脊,几堵灰墙,亦或有一张明月般的脸儿,出现在绮窗后面,微微一笑,风清云淡。要几盘菜,来一杯茶,或者一壶酒,慢慢品上一口,那是湖水的味道,古镇的味道,在唇齿间游荡,也在灵魂深处流荡。

“来过,便不曾离开。”是说给乌镇的,而我要对古镇溱潼说的是,“在这里,会一直在这里,不愿离开。”多少个朝朝暮暮,有谁能数得清?多少回青丝白发,又有谁能记得住?水墨画一样的溱潼,从时光深处而来,美丽着,又向时光深处而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