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姜堰日报》2023年12月6日发文《“溱潼八景”之石桥明月》

(2023-12-06 08:38:10)

“溱潼八景”之石桥明月

田秀明

“拾级平登入太清,冰轮普照万家明。

长空寂静钟声远,此际无余物外情。”

古镇溱潼是一个垛镇,但不是一个完整的垛,垛中有河,古镇人家称之为“夹河”。之前的溱潼有5条夹河,其中中夹河位于古镇的镇中央,贯穿东西。中夹河的北岸是麻石街,这里是古镇的商业中心,街两侧店肆林立,商贾云集;南岸是竹河街,曾经聚集着17家竹厂和7家竹行,是以而名。

连接麻石街和竹河街的中夹河上有三座石桥,东石桥、中石桥和西石桥,东西二桥原先都是板桥,称东板桥、西板桥,东板桥易石是在嘉庆五年,西板桥易石是在民国十一年,中石桥原先是一座砖桥,中石桥易石是在雍正年间。

东石桥,又名“太平桥”。东石桥为平板石桥,桥面由5块巨型条石铺成,桥长7米,桥宽近4米,桥高5米,独桥孔为方形。清朝嘉庆年间《东台县志》记载,“朱廷琛,秦潼人,少鳏不再娶,历四十余年,建石桥,施棺七百余具。”乡绅朱廷琛独资建此桥,寄托行善积德、祈求平安的愿望,故以“太平”二字冠桥名,在石桥的临边外侧刻上“太平桥”三个阴文楷书大字。

西石桥,又名“永安桥”。储姓是溱潼的大姓,储四房中的储家骥生有二子,一名永安一名永泰。永安早年亡故,不想儿子又因病不治而亡,其妻万念俱灰,罄其资财将西板桥改建为石桥。民国十一年动工,逾年竣工,石桥用糙米红麻石建成,中间42米多长条石横跨夹河两岸,引桥各有十几级台阶。因桥南地名永乐坊,桥北地名安乐坊,桥名永安桥。

中石桥,又名“利济桥”。 中石桥起初是一座砖桥,雍正年间,由溱潼李氏族人捐建。中石桥位于夹河中段,为单孔拱桥,拱高5-6米,宽5米,全部由青皮石建造,桥两侧各有二十余级青皮石阶一直到桥中央,最高处是3米见方的平石。台阶两侧是立柱石栏,柱顶雕有石狮,小巧玲珑,翘首相望,栩栩如生,桥下有月洞,可任船只通行。中石桥拆除时,曾得石碑一块,上面历数了建桥事由。

东石桥、西石桥易石都是在清代乾隆年间之后,而中石桥易石是在清代乾隆年间之前,孙乔年生活在乾隆年间,八景诗中的“石桥明月”说的是中石桥,当是没有争议的。想当年,诗人拾级而上,站在中石桥上,抬头望明月,低头窥倒影,明月水中映,碧水上云天,面对如此美景,一时之间诗兴大发,在溱潼留下了千古绝唱。

自从中夹河被填平后,三座石桥均已废弃,孙乔年诗中的“石桥明月”一景也就荡然无存,曾经的石桥美景,一直都留存在每一个古镇人的心里,不曾远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