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日平度》2023年8月28日发文《苦瓜不是瓜》

(2023-08-30 07:55:53)

苦瓜不是瓜

田秀明

俗语有云,“夏天吃苦,胜似进补。”老家人把酷暑难耐的三伏天谓之为“苦夏”,苦夏吃苦菜历来都是老家人的习俗。炎炎长夏里,母亲时常会炖上一锅银耳莲子羹,莲子是那种带苦芯的;隔上几天还会做上一盘苦瓜菜,苦瓜是菜园里现摘的。

我于苦瓜先前是没有什么好感的,单单是苦瓜的长相,实在是不敢恭维,“苦瓜的表皮疙里疙瘩的,也确实不大像瓜。”还有就是苦瓜之苦,是那种苦到极致的苦,没有尝过的人是无法体会的。我的印象里,但凡是瓜或是果,都是可以生吃的,苦瓜却不能。偶尔在短视频里看到有人直播生吃苦瓜,大概也是为了些许的点击量,硬着头皮吃下去的。甚至就连美食文人汪曾祺先生面对苦瓜,竟然也糊涂了,“苦瓜是瓜吗?”

母亲每年都会种上两趟苦瓜,乌油油的藤蔓爬满了架子。一到夏天,藤蔓上挂满了青绿青绿的苦瓜,结出的苦瓜,多半是送了人,想起来的时候才会去摘下两根,做上一回菜,还有些就挂在藤蔓上任由其老去。老了的苦瓜,青绿的表皮变得黄黄的,用手一掰,露出裹着一层猩红色外衣的瓜子,抠一个放进嘴里,有点微微的甜,像极了我们小时候常吃的癞葡萄,只不过癞葡萄短而圆,苦瓜瘦而长,大概也是同出一宗吧。

母亲做苦瓜菜,要么是凉拌,要么是爆炒。苦瓜去掉内瓤,切成片状,先要焯水,去除多半的苦涩味。凉拌时,撒盐淋油,还要加上些许的白糖,这样吃起来不至于太苦;爆炒时,与青椒同入油锅,有时也会加上些肉丝。没有吃过苦瓜的人,一开始是难以接受苦瓜的苦涩之气的,吃过几次后,便觉是苦而回甘,清香怡人。

苦瓜属葫芦科植物,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苦瓜“苦以味名。瓜及荔枝、葡萄,皆以实及茎、叶相似得名。”其味“苦,寒,无毒。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清代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也盛赞苦瓜,“其味甚苦,然杂他物煮之,他物弗苦,自苦而不以苦人,有君子之德焉。”苦瓜的这种“不传己苦与他物”的品质,在民间也常被誉之为“君子菜”。

香港作家张小娴这样说过,“苦瓜跟年龄无关,也许跟岁月有关。当你尝过了人生百味,苦瓜的苦,已经算不上苦了。”诚如是,人生于世,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如果没有经历过人世间的千辛万苦,又怎么能够体会到生活的甜蜜与幸福,人总是要尝试过苦的滋味,也才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甜。

苦瓜是瓜也好,非瓜也好,或者已经无关紧要。正如林清玄所说的,我们“不是期待苦瓜变甜,而是真正认识那苦的滋味,才是有智慧的态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