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运报》2023年8月28日发文《水乡采菱女》
(2023-08-28 10:16:36)水乡采菱女
田秀明
立秋之后,里下河水乡的菱角渐渐成熟了。
水乡人家,但凡有水的地方,从来都不肯闲着荒着,养着鱼养着虾,种上些水蔬,菱角是最常见的。养着菱角的地方,乌泱乌泱的菱盘铺在水面上,风吹浪起,菱盘翻涌着,如碧波滔天。河沟的水边,间或散落着一个或者几个菱盘,都是自生自长的,水乡人家称之为“野菱”,野菱的菱角要小很多。
从开春一直到立秋,菱盘绿油油的,慢慢地,开出了菱花,结出了菱角。菱角成熟的时候,菱塘的主人就忙开了,手里的电话打个不停,招呼亲朋好友过来帮忙采菱。时间不等人,那些长在菱盘下的菱角,一老了以后就会自然脱落,沉入到水下面的淤泥里,养菱人一年的心血就枉费了。菱角长得快,老得也快,一片菱塘,要把一个个菱盘都翻个遍,五、六个人起码得花上大半天工夫。
采菱说轻巧也不轻巧,因为不要花大力气,采菱的多是一些大姑娘、小媳妇。采菱女盘腿坐在一个腰桶里,身体向前倾至水面,腰桶前面低沉,后面高翘,左手翻起菱盘,右手摘下菱角,随手一扬,菱角轻轻落入身后的腰桶里,一招一式,看得人赏心悦目。跟前的菱盘翻过后,双手划水,腰桶慢慢向前移动。采菱时,坐在腰桶里的采菱女排成一排,这样就不会出现漏采或者重复采摘的现象。
采菱不是个好伙计,有时候坐在腰桶里,一坐就是大半天,甚至连午饭也要带到腰桶里。采菱女的双手成天泡在水里,翻菱盘,摘菱角,重复着同样的动作,一天下来,双手刷白,手指僵硬,腰杆更是弯得连站都站不起来。可看着眼前一筐一筐抬上岸的菱角,水灵灵的,青碧碧的,这些采菱女的心里满满的都是丰收的喜悦。
采菱是枯燥的,也是有情趣的。水乡的女子水灵灵的,水乡女子的嗓子也是水灵灵的,一出声如流金泻玉一般,脆嫩嫩的。菱塘里,采菱女忙碌着,双手不停地上下翻飞,高兴的时候,便有歌声在菱塘里响起,从一开始的一人独唱,到众人合唱,你一句我一句,那么悠扬,那么嘹亮,穿透过水乡的上空,在天际间飞扬。
“我们俩划着船儿采红菱呀,采红菱,得呀得郎有心,得呀得妹有情,就好像两角菱,从来不分离呀,我俩一条心。”在水乡里随便走上一段,总是能看到身着五颜六色衣服的采菱女,远远望去,仿佛是一朵朵在水面上盛开的花儿一样,在碧波绿浪间摇曳着,娇艳着。人美,歌声更美,人在水上漂,歌在浪中行,这样的场景,如果不是在秋天,如果不是在水乡,恐怕是看不到的。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水乡的采菱女,在水乡的秋天里,歌声袅袅,笑颜灿灿,定格成水乡最为鲜活最为灵动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