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序列化活动与系列化活动的区别和启示

(2020-02-07 16:33:06)
分类: 核心素养,课改考改

 

新版课标指出:要对应结构化的学科内容,力求提供序列化的活动设计,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因此,我们必须明确序列化活动与系列化活动的区别。

我们的课堂从来不缺系列化活动。系列指相互关联的成组成套的事物或现象,系列化活动可以理解为数量较多而不是只有一个活动。例如,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学生一会儿讨论,一会儿问答,一会儿自学,等等。这些活动虽多,形式多样,但内在联系不强、主次不分明,课堂表面浮躁热闹,其实学习效果不佳。

我们的课堂必须开展序列化活动。系列指按某种标准排列,系列化活动不仅可以理解为活动的数量较多,而且活动的先后、层次、逻辑、层次等关系比较科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行为方式。例如,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可以让学生经历自学知识、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展示分享、迁移应用等活动过程;反之,如果没有自主学习或自学不实,独立思考就会缺少基础,合作讨论就会失去实效,展示和迁移也无从谈起。又如,我们可设立一个“主活动”,并开展相应多样的“副活动”。

    总之,我们要从系列化活动走向序列化活动,让课堂活动不仅“多起来”更要“好起来”,真正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