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化学习:适应这个时代的学习方式

场景化学习——在学习中构建类似实战的场景,让学员研讨或练习在该场景下的处理方式,并通过即时反馈促发学员改变,最终学会如何应对,即所谓的 “训对准战,训战结合”。
在职业乒乓球员训练中,常采用多球训练法和模拟比赛法——前者是通过反复接发球来巩固和纠正技术动作;后者则是从历史赛事中提炼出与不同选手对抗的战术,然后模拟比赛场景,锻炼球员的心理素质和实战能力。
一、破解传统培训困境
传统的课堂培训多以老师讲授为主,学员更多以受训者的角色出现。老师通过自己的经验总结,把自认为是知识点的内容一股脑儿地传授给学员,很多学员在课堂上听得很激动,但是回到工作场景中会发现,其中能够运用到的知识很少。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增强培训的效能?场景化的培训方法破解了这个难题。
“场景”概念的火爆源自于《场景革命》。在互联网时代下,人与人的连接方式发生了巨变。场景就是连接不同群体中不同个体的方式。换句话说:人们是被场景连接在一起的。
这种连接所创造的独特价值会形成体验,促成消费,甚至创造个体生存意义。场景是最真实的、以人为中心的体验细节,场景化培训也正是体现了“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包含“具体情景”和“此情境下遇到的问题”这两个要素,都可以称为场景化培训。从学习形式的角度看,案例教学、沙盘演练、红蓝对抗以及行动学习都可以使用场景化学习的方式。
场景化学习在学习设计时直接使用真实战例,搭建与实际工作场景相统一的模拟环境,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让学员把学习知识、训练技能、改变行为和产出绩效有效连接起来。
(一)三大特征:助力培训提高效能
场景化学习的三大特征,如果在培训中合理运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培训效果。
1.更加贴近工作场景
传统的课堂培训多半是“听时激动,回去不动”,而场景化学习解决的是学员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促使他们提高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且学习完成之后,他们的学习转化效果也会得到提升。
2.减少集中培训时间
比如,通过慕课(MOOC)、微课等形式,能够让学员随时随地学习。同时,通过搭建云学习平台中的互动课堂,学员能够在导师的辅导下与一群有共同需求的人进行探讨。利用线上平台,能够解决学员80%的业务知识和技能问题,剩下的20%便可以通过线下的各种学习形式来解决。
3.解决团队协作问题
在进行场景化培训时,业务部门高管和专家会选择关键场景,再识别该场景涉及的人群。场景化学习更像是为这些拥有相同痛点的学员搭建一个学习圈,无论是线上互动还是线下讨论,都能够形成一种网状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