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心素养框架:21世纪型能力

分类: 核心素养,课改考改 |
2013年,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向社会公布了以《培养适应社会变化的素质与能力的教育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为题的研究报告,报告提出了立足本国、面向国际的核心素养框架:21世纪型能力。
“21世纪型能力”框架由基础力、思考力和实践力“三力”构成。“三力”关联程度很高,若用三个圆来分别表示这三种力的话,则是大圆套小圆,层层重叠,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思考力”居于核心地位。思考力是指“每个人自主学习、自我判断、形成自己的想法,与他人商讨,比较并整合自己的想法,形成更好的见解,创造新的知识,进而发现下一个问题的能力。” 思考力由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元认知、学习适应力构成。
支撑“思考力”的是“基础力”,它对促进思考力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基础力,即“通过熟练使用语言、数学、信息通信技术等来实现目标的技能”。基础力由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有效利用数学信息的数量技能、通过计算机有效运用信息的信息技能构成。这三种技能与所有的学科、领域均有联系,需要在全部的教育课程中有计划地进行培养。
最外侧是“实践力”,它引导着“思考力”。实践力是指“在日常生活、社会和环境中发现问题,并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寻求对自己、社区和社会有价值的解决办法,并将解决办法通报社会,与他人共同协商讨论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这种方式认识到他人和社会的重要性的能力”。实践力涵盖调整自主行动和自主选择生活方式的生涯规划能力,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与他人共同参与构建社会的能力,还包括伦理道德意识和市民责任感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