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度教学:知识学习达到意义标准的必经之路

(2018-11-06 16:14:30)
分类: 课题研究,基教成果

 

长期以来,教师知识教学限于符号知识的传递与积累,这是导致学生知识学习难以达到意义标准的关键原因。实施深度教学,是实现知识教学的丰富价值、使学生知识学习达到意义标准的必经之路。

一、何为深度教学

深度教学是指“超越表层的符号教学,由符号教学走向逻辑教学和意义教学的统一”。也就是说,教师要引导学生超越表层的符号知识学习,进入知识的逻辑形式和意义领域,将符号学习提升为深层意义的获得,使学生学会思维、学会做人

深度教学并不追求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不是指教学内容越深越好,而是针对传统知识教学过于注重表层的符号而提出来的。缺乏深度的教学是肤浅的教学,这种教学注重学生符号知识的掌握而不能引导学生发掘知识背后丰富的意义,在评价学生知识获得过程中,也只能以学生符号知识掌握数量的多少作为标准,而陷入一种功利的取向。深度教学不仅仅关注学生符号知识的掌握,还关注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深度教学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知识的背后,获取知识背后丰富的意义,从而实现知识教学价值的丰富性,使学生的知识学习充满意义关怀,是学生探寻意义、实现意义的过程。

二、深度教学如何使知识学习达到意义标准

深度教学在知识符号教学的基础上,注重彰显教学的情感熏陶、思想交流、价值引导等功能,使学生的知识学习真正达到意义标准。

第一,教学内容的丰富、关联。深度教学强调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关联性,这里的丰富并不是指教学内容越多越好,而是从知识的内在结构出发,将知识的各种表现形式关联起来,是针对单一性的符号知识教学而言的。

深度教学克服了单一的符号教学,把符号知识的教学与思维的培养、意义的获得融为一体。深度教学在教授符号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文字来展开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思考,在思考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提高,将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实现知识“假定性意义”向“个性化意义”的转化。同时,知识具有三种依存方式:背景、经验和逻辑,知识依存于特定的社会背景和自然背景,依存于种系经验和个体经验,依存于思维逻辑。因此,知识具有多种表现形式,深度教学强调处理好不同类型知识之间的关系,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深度教学注重知识教学与学生生活背景的联系以及学生个体经验和种系经验的联系,进而增强知识的可理解性

第二,教学目标的多维融合。新课程改革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事实上,三维目标与知识的三种表征形式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教学目标就是知识教学的意义目标。

在教学目标上,深度教学强调从多维度、多层面完整地把握三个不同维度的教学目标,使三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完美融合。例如,在英语课堂中,学生认识英语单词、理解语法是最基本的教学目标,但是,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形成尊重其他文化的意识与态度以及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从而实现知识意义的多种可能性。这样,通过知识教学,实现了阅读、表达以及文化理解与认同等多维的教学目标,实现了教学目标的多维融合。

第三,教学方式的多元对话。深度教学摒弃了传统的“传递中心”教学,转向“对话中心”教学。对话是教学的存在方式,通过对话实现学生的知识理解、情感交流、价值升华和意义创生。而这些,正是学生知识学习深入意义的重要表现。

深度教学强调深度的对话,深度对话则表现为学生与教师、同伴、文本和自我的多元对话。在深度对话的教学视野下,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消极、被动的过程,而是在与教师、同伴、文本及自我的平等对话与深切交流中不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理解和内化,从而生成新的个体化知识和意义理解的过程。通过多元对话,学生获得的知识就不仅仅是固化的符号知识,而是深入到了知识的内部,获得了知识对个体发展的真正意义,如高尚的思想、伟大的情怀、纯真的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评价学生是否获得了知识,不能仅仅以知识的数量作为衡量标准,而应该以学生是否获得意义作为标准。深度教学通过教学内容、目的和方式的思维转向,能够实现学生知识学习达到意义标准的教学目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符号知识获得知识的丰富意义,学生获得的就不仅仅是“关于世界的知识”,更是获得了“加入世界的知识”,既有“心智”,更有“心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