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化国际理解教育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2018-04-25 09:47:58)
分类: 核心素养,课改考改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国际化程度与日俱增,推广国际理解教育势在必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到的“国际理解”作为其基本要点之一,包括培养学生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为此,江苏省无锡市旺庄实验小学以国际理解教育为契机,积极进行国际合作教育,促进师生多元文化认同、开阔师生国际视野等,全面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多措并举 营造国际理解教育校园氛围

学校通过营造校园文化环境、丰富校园节庆活动,开展特色学生社团活动,创设国际理解教育校园氛围。

构建立体国际校园。充分利用板报、橱窗及校园角落进行校园双语环境建设,走廊、草坪随处可见英语标识牌;各教室全部使用中英文标牌,双语电视广播栏目每周固定时段出专栏;双语校报全方位介绍学校特色活动和外国民俗风情;“多彩英语城”双语专题网站,全面实现双语教育资源共享,使师生不出国门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国际文化氛围,开阔国际视野。

丰富校园节庆活动。学校深入挖掘“校园六大节”潜力,将每年双语节定位为学生成果展示平台,塑造学生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去年,以“燃情巴西,开启双语嘉年华之旅”为主题的校园双语节成功引领师生感受南美洲文化魅力。无锡教育电视台、江苏教育网、《无锡日报》等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报道,提升了学校国际理解品牌影响力与美誉度。

打造特色学生社团。学校设有双语社团,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有定期开展的“走进社区当志愿者”活动,有与企业共度西方传统节日的活动,有外籍志愿者担任口语指导教师的每周校园双语角活动等,对提升学生国际语言交流能力和文化交际技能具有积极意义。

立足课堂 丰富核心素养教育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始终将丰富国际理解课堂教育放在首位,立足课堂,放眼课外,积极寻求课堂内外平衡点,培育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学生。

开设英语口语课程。学校将国际理解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纳入学校课程计划。一至六年级全面开设外教口语课,让学生感受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三至六年级加设双语校本课程,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多元化、全覆盖的课程体系,有力促进了国际理解教育的全面推进。

深化校本特色课程。学校编制了具有针对性、独特性和适切性的校本教材《我的新区我的家》和《飞越大洋》,把本土文化和世界文化有机融合。每周一次的课程带着孩子们飞越国界、飞越大洋,领略自然风光,了解各国历史,感受异域文化,有力增强了国际理解意识。

开展多元文化课程。与区域内国际学校合作、引进韩国人学校在我校开设第二外语选修课课程和跆拳道课程;与伊顿国际学校开展体育等文艺活动比赛;与德国博世公司的“博世乐学堂”等校企合作项目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通过联合国际学校、跨国企业开设多元文化课程,培养具有国际素养的学生应该具备的技能和品质,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拓展平台 创新国际理解教育合作渠道

学校搭建了广阔的国际教育合作平台,不断创新国际教育合作渠道,积极为学校更好地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提供保障,努力夯实核心素养教育。

拓宽教育合作领域。学校将校聘外籍教师纳入学科组教科研活动,在校内推广同课异构教学模式,英语学科组教师与外籍教师开展教学竞赛,促进中西方教学理念的融合,力争通过对国外优秀教学经验的引进和吸收,提升课程实施水平,同时还鼓励学科组成员借鉴外教先进教学理念、方法与经验,融会贯通,洋为中用,践行核心素养。

深化海外伙伴工程。坚持国际化战略,积极构建国际合作网络体系。学校已与韩国、英国、新加坡等数所学校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英语学科组青年教师连续第四年作为阿联酋迪拜孔子学院“汉推教师”在海外任教,推广中国文化,提升了学校国际理解教育影响力。

十多年来,旺庄实小把教育现代化、特色化和国际化作为办学目标,国际交流合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成效卓著。学校组织参演的英语表演唱连续10次蝉联无锡市英语口语比赛一等奖。学校被评为无锡市首批双语教育实验学校、江苏省小学英语课程改革先进集体、江苏省国际交流合作先进学校,获得首批“无锡市国际理解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单位称号。学校将抓住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契机,打造一所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代化学校,培养一批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优秀学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