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男婴遭母亲割喉是人性劣还是人权危?

(2012-03-14 10:25:47)
标签:

男婴遭母割喉

《三字经》

各人自扫门前雪

家庭矛盾

南京儿童医院

家暴

分类: 时事点评
文/微尘生 图/网络
    无意间看到这样一个新闻:2012年3月4日凌晨5点多,位于南京栖霞区炼油厂附近,一母亲在家中用菜刀将自己三个半月大的男婴颈部割伤,家人发现后立即将受伤男婴送到南京儿童医院抢救。男婴右颈部被割开10多公分伤口,生命垂危。事件起因是小夫妻“分居”等家庭矛盾导致母亲心理压力过大。

    浏览完这件事之后,心里沉痛无比。身为人父,我能深切地体会到父母对于儿女的那种血肉相连的爱。为什么一个新晋妈妈要对自己三个月的儿子动刀子?我想她肯定是一时冲动,迷失了本性。可即便是一时冲动,这也是不可原谅的错误。记得曾经看过一本清朝冤案的书。书里写到写到一位母亲将年幼的儿子杀死,然后分尸藏在床底。当时,我第一感觉就是那是作者杜撰出来的。没想到现实当中,却真有这样的事。“虎毒不食子”这句话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啊。

    这几年,类似于母亲出手太重,打死女儿的事情也屡次出现在媒体上。这些事情让人沉痛的同时,更让人迷茫。当大家都在读《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时,听闻母杀子这样的事情,是不是内心寒栗?至少我是不清楚人性到底是怎么样的。道德伦理的约束,家庭社会的影响等很多因素影响着人性的发展。看过人类历史的人都知道,无论教养多么好,多么善良的人都有可能变得穷凶恶极。看看现在的有些贪官就知道,他们曾经清廉,曾经善良,最后却因为权钱色而堕落了。人在理想很美好,前途很光明的时候,或许更容易做到善良。一旦遭遇挫折,一旦认识到这个社会的复杂与残酷,很多人就开始变了,一切的道德伦理很可能就在瞬间被颠覆。

    我们相信人性是善良的,但是我们不能把一切都交给人性。因此,这个社会需要法规。大家所说的人权,更多的是需要法律来保护。在我们传统的观念里,别人的家事是不能管的。“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就是这么个意思。不过,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很多观念也要改变。一个孩子出生之后,他就是属于这个社会,是国家的一份子。儿女并不是父母的私有物品,可以随意处置。固然,在父母上海儿女之后要追究父母的责任,同时更多的应该是在惨剧发生前对父母的监督。妇联、街道、村委会......我们从来不缺少组织,但是我们却缺少组织对每一个家庭的监督。

    很多事情,不是一天两天发展起来的。比如,这个割儿子喉的母亲,如果在家庭矛盾激化前就能得到亲人、街道或者其他相关人士的调解,或许惨剧就不会发生。发生的不能逆转,我们只是希望孩子能够平安,希望这样的人间惨剧不要再重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