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精彩永不褪色的图画书:《家族相簿》

标签:
和英童书亲子共读生命教育图画书 |
http://s9/mw690/002sZo1hgy6K8osTkQ8f8&690
http://s5/small/002sZo1hgy6K3GyGbv604&690
一本精彩永不褪色的图画书:《家族相簿》
陆蓉之
《家族相簿》是一本非常适合亲子共读的图画书,父母亲或师长可以从故事中延伸出一些警示,提醒小朋友对性侵犯的认识、防卫和寻求帮助的管道。
http://s14/mw690/002sZo1hgy6JXdVG6nPbd&690
中国时报开卷书评:坏叔叔
《家族相簿》读者回响
陈美娟
【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最佳童书奖
【德国奥登堡儿童与青少年图书大奖
《家族相簿》的插画风格令人印象深刻,有一种不落俗套的美感。它的故事经常可见反讽式幽默,我们知道,小孩子会喜欢这种幽默感,特别是当它和书中的情节以及内容配合得恰到好处时,它甚至可以发挥某种功用,也就是刺激儿童去进一步思考更深层的含义,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内容层次上。
在这本图画书的许多段落里,有许多前后呼应的插图,可以互相对照着看,这种表现手法提供了读者一种临场感和参与感。画面的切割和并列方式,不但能制造张力,而且能产生动态感,同时又为文字叙述和自由安排的图象预留适当的空间;这种在大型空间中细部画面的交错运用,能够把叙述者的故事架构交代得细腻且完整。
《家族相簿》的特殊性是由许多因素共同组成:故事本身、立基于此一故事之上的构图、图文之间的联结以及每张插图的刻画。虽然本书所处理的主题极富争议性,但作绘者不但能够做到畅所欲言,而且丝毫不显窘迫。透过这种美学手法,比如借由透视点的变换、不寻常视角和影像剪辑的运用、对比形象及超大的特写镜头,特别能够表现出一种图象式的象征层面。
本书最后的那几个画面,特别是展现小妮丝坚强个性的那几幅画,正显示这位少女已具备转化负面经验的积极力量,而他们的家庭终于能够恢复完整:作为家庭和谐象征的家族相簿并没有损坏,只有瓦提亚叔叔的相片被撕下来而已,而小妮丝对这件事一点儿都不会觉得歉疚。
最后瓦提亚叔叔究竟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呢?本书的处理方式也非常恰当。她把最后的结局完全开放给读者们自己去想象,如此一来就能给儿童们留下必要的参与空间,自己去构思故事的结局,不过读者们已经获悉一个讯息,那就是大雄猫是不吃老鼠的。
《家族相簿》是一本令人瞩目的图画书,其风格表现和主题处理,很难得地达到完全一致的境界。它用诙谐而渐进的方式引导年轻孩子去面对一个困难的议题,而不致流于道德说教的严肃乏味。书中层次丰富的象征手法,让不同年龄的读者也能有自己的思考和收获。
◎德国奥登堡儿童与青少年图书大奖
◎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最佳童书獎
◎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
◎“好书大家读”好书獎
◎中小学生优良课外读物
《家族相簿》作绘者介绍
【作者介绍】
席薇亚‧戴娜
席薇亚与提娜都是德国柏林人,大学时代亦均曾攻读教育和艺术。两人自1980
【绘者介绍】
乌丽可‧柏杨( Ulrike Boljahn )
于德国
【译者介绍】
洪翠娥
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班毕业,曾以公费奖学金赴德国进修三年,目前任教于台湾彰化师范大学。从事德文书籍翻译工作已有十几年之久。著作有《康德美学理论》;译作有《星星还没有出来的夜晚》、《棋戏》、《晚餐前五分钟》等数十本。
《十堂生命教育课》(全十册)开始銷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