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昨夜12点左右的飞机从喀什到乌鲁木齐,航线里程1311公里(北京到杭州航线里程才1200公里)。如果乘火车的话又得一天一夜。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嘛!到了乌鲁木齐,打车去市区找住宿(真难找),到4点多钟才安顿好。已经在喀什订好了12日下午5点的飞机回上海,所以在乌鲁木齐还有一天半的闲逛时间。
早上8点半开早饭,有个“南山牧场一日游”的散客旅行团游客也在餐厅就餐,跟导游联系了一下还可以带几个人。就这样,我们中三人跟团游览,另外的逛街看市场。计划没有变化快,随意,尽兴,折腾。
南山牧场风景区是热门的常规旅游点,没多少可絮叨的,但作为一次完整游记,还是要交代一下。开始发图:







称为牧场而没有看到成片的羊群,有点遗憾。


牧羊人的夏秋季住所。



《
高天流云》。

《碧海踏浪》

马背上长大的哈萨克少年。






回程途中要进一个购物点。我在门外拍几个孩子。

车行途中拍摄。

回到乌鲁木齐,还要“参观”矿石展销。我进去真的参观了一下就到门外附近转转。
这是在玩自制秋千的女孩,真有点悬。
回到住所后散团,天色还早,同伴们聚合一起后又出去走走看看,按下不表。

这是我们住的旅馆小小“大厅”里的鱼缸,游着几条海洋观赏鱼,光影好看就拍了一张,突然还来了点联想,先插一张“亚洲大陆地理中心”的图吧:

这里是亚洲大陆地理中心(应该说是欧亚大陆地理中心吧?),也就是说平均四周离海洋最远的地方。
“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
(瞎扯了吧,玩穿越了,那时哪来这首歌?)
新疆再大,中国再大,可地球真的很小。
这里就是再干旱,地势再高,可也曾经是鱼类的乐园。
一个鱼缸就东联西想的,累不累啊?
不累,人类失去联想,将会变成什么?
8月12日。下午的飞机,上午还有时间,到新疆国际大巴扎去逛逛。上点资料图片,就不说话了。













“阿布拉的馕”,馕在新疆虽然普通平常,但也有名牌,就像天津包子的道理一样。后来我发现当地人上哪一家买馕还真有讲究,宁可起大早去排队的。
另外,我后来在天山天池还看到过边唱边跳边烤边卖“阿布拉的馕”。

我们乘到上海的飞机,下午五点半起飞。隔着机舱的眩窗,玩一下“航拍”:


“拜拜,乌鲁木齐”


俯瞰天山山脉,
远处山峰上的积雪。


山色由黑变黄,山体颜色在变,也有黄昏光线的缘故。

黑的,黄的,红的,加上少量绿洲,变得五颜六色了。

这些“经络”要是是河流那该多好啊!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飞机在它上面跑。

这是一个城市吧?

这次新疆(主要是南疆)旅行,无意中遇到几个国内(也有世界)第一,如:博斯腾湖是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 克孜尔千佛洞是开凿最早开凿延续时间最久的大型石窟群;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最长的沙漠公路;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塔河胡杨林是最大的沙漠胡杨林公园;被称为“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峰;最大的清真寺艾提尕尔......等等。

“拜拜,新疆”

拍过多次日出日落,飞机上拍落日余辉还是第一次。


光色瞬息万变。

零距离“
火烧云”。


先后拍了两个小时,拍到日落天色暗。累不累的不管了(这样航拍是轻松的),回家再好好休息吧。
“拜拜,今天的太阳” 。

还是那句话:旅游必须摄影!只有不断地拍摄(当然,有摄象机更好,只是出不来好照片),记忆才不会随风逝去,才不会模糊而消失。
旅游还需认真,把它当回事,愿意比别人多化时间多跑路程不怕折腾,最理想的是像古人: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好好考察一番。当然咯,有条件的,我不反对
“腐败”游、“血拼”游、“发呆”游等等。
总算相对完整地写了一次图文游记,这也是我第一次正式地写博客。后来,新疆我除了游览天山天池、火焰山、葡萄沟、坎儿井等近距离景点之外,又去了喀纳斯、白哈巴、禾木、赛里木湖、那拉提草原、塔河金秋胡杨林等风光秀丽的地方,领略了魔鬼城、库木塔格沙漠、交河古城、罗布泊村庄等奇观,到了米兰故城外围(途中还拍到一点点戈壁海市蜃楼),还深入阿尔金山无人区探奇, ......
。
另外,近几年我还游览了内蒙、东北、黔东南、滇西北、西藏等地,也拍了不少照片。接下去我准备从摄影的角度筛选点照片,主要用
“相册”的形式发表,少量的继续用摄影游记方式提供。这些采风收集来的照片,希望能与众友分享旅行的乐趣,能供有需要者参考。还望多鼓励支持,多提意见多提疑问。谢----谢了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