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一)――原发性痛经
(2011-08-15 22:26:08)| 标签: 原发性痛经膜性痛经布洛芬继发性痛经杂谈 | 分类: 两性疾病 | 
绝大多数女人,生命中总要经历一次撕心裂肺的疼痛,而伴着这巨痛一个小生命诞生的欣喜也随之而来。然而还有很多女性,他们每个月都有那么几天要承受那种痛,其疼痛程度不亚于生一次孩子,却没有生育巨痛中看到新生的期待,疼得看不到希望,一般的止痛药又无济于事,甚至都感觉到遥遥无期的绝望。
中国大约有33%的女性在承受着痛经的折磨,疼痛难忍、冷汗淋漓,甚至虚脱晕厥,每个月的经期简直就是一场浩劫,很多痛经的女性因此而高呼“下辈子再也不做女人。”
痛经的女性是不是只能承受疼痛的折磨?其实不然,只要你明确痛经的原因就可以对因治疗了。从此你便可以从痛经的深渊中解脱出来。
 
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指经详细妇科临床检查未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月经初潮后不久就有的痛经,多见于未婚及未孕妇女,往往生育后疼痛缓解或消失。继发性痛经,是指有生殖器官异常或者有明显病变的,在初潮的时候并没有痛经,行经几年之后又有的痛经。这只是一个粗略的分类,而要应对痛经还要具体的去了解引起痛经的具体原因。
 
一、原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最常见于25岁以下未婚未育的妇女,大多在初潮后6~24个月内发病,16~18岁时达到发病高峰,青春期女孩原发性痛经发病率已经超过50%。一般到了育龄、婚后、产后会缓解,甚至症状完全消失。虽然同为原发性痛经,引发的原因却有很多不同。
 
1. 前列腺素合成增多引发的痛经
月经期,正常人的子宫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收缩,以利于血液和内膜更顺利的排出体外。而前列腺素是平滑肌收缩的刺激物,我们知道,子宫内膜是合成前列腺素的重要部位,痛经患者的前列腺素合成量是正常人的7倍。前列腺素增多,刺激子宫过度收缩,子宫内的压力会升高到正常人的10倍甚至15倍以上,子宫收缩,局部就缺血缺氧,子宫强烈异常收缩,导致子宫血流减少、子宫张力增高、疼痛阈值降低,肌层缺血和疼痛阈值降低,双管齐下,痛经就比较严重。
前列腺素合成增多引发的痛经,一般会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这是因为过多的前列腺素在排出的过程中,可以被身体重吸收,引起胃肠道平滑肌收缩,产生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甚至虚脱。但前列腺素在血液中的活性时间很短,一刻钟的时间,就被逐步代谢,因此,这些恶心、呕吐、虚脱等很不舒服的感觉,在维持几小时后,也就很快消失。
如果你的痛经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那么往往是由于前列腺素增多引起的,使用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比如消炎痛、布洛芬效果就会很好。
 
2.子宫平滑肌活性过强引起的痛经
前面我们说过,痛经患者的前列腺素升高7倍,而宫腔压力升高15倍,有些不成比例,进一步研究发现,原发性痛经患者的子宫肌层活性过强,同样的前列腺素可以引起更显著的血流量减少和缺氧,导致患者产生剧痛。
对于子宫平滑肌活性过强引起的痛经,并没有特别的症状,而需要用诊断性治疗来验证。如果使用可以使平滑肌松弛的β2受体兴奋剂,比如静滴间羟舒喘宁或者口服舒喘灵,子宫收缩消失,局部血流显著改善,疼痛可以完全缓解,那么就是子宫平滑肌活性过强引起的。在治疗痛经的时候就可以使用β2受体兴奋剂。
 
3.黄体功能不足引发的痛经
黄体功能不足,孕激素分泌就会减少,就会导致子宫内膜分泌不佳不能碎解,而呈大片状脱落,导致子宫强烈收缩或不协调性收缩,引起剧烈疼痛。这种痛经会在腐肉状内膜排出后症状减轻,又称膜性痛经。
膜性痛经一般发生在有排卵月经周期未婚或未孕女性。膜性痛经一般在行经第2~3天,腹痛加剧,一阵一阵的疼痛,出血量多,有大血块和腐肉样血块,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经量减少。同时可伴有腰酸腿软、胸闷烦躁、乳房胀痛等症状。
对于膜性痛经的女性,可以通过补充孕激素,使孕激素与雌激素重新恢复平衡。这样月经期子宫内膜得以按正常情况碎解剥脱,可以缓解和减轻膜性痛经造成的子宫痉挛性疼痛。
 
4.白三烯合成增多引起的痛经
白三烯是强有力的缩血管活性物质,同时也能导致平滑肌收缩,比组织胺强1000多倍。有些女性的痛经是因为5-脂肪氧化酶通路活性增强,使得白三烯合成增加,从而导致子宫血管收缩、子宫平滑肌收缩、肌层缺血,产生痛经。白三烯可以单独、也可以合并其他因素导致痛经。这一类痛经,同样也无法通过疼痛症状来鉴别。
如果你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对抗前列腺素没有效果,往往这个原因就出在白三烯身上。白三烯合成增多引起的痛经,可以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比如扎鲁司特、普鲁司特、孟鲁司特等药物来治疗。
 
5. 血管加压素及催产素增加引起的痛经
血管加压素也能引起子宫肌层及动脉壁平滑肌收缩,而造成子宫比较强的收缩和血流显著减少,导致痛经。血管加压素在月经周期中,随雌激素的增加而增加。正常情况下,黄体晚期也就是月经来临的前几天,雌激素和孕激素都持续下降,但原发性痛经的女性,黄体晚期雌激素水平异常升高,雌激素的升高不能被孕激素所抵消,所以血管加压素就会随之增高,在月经期第一天血管加压素水平会高于正常人2~5倍,造成子宫过度收缩及缺血。
催产素对痛经的作用和血管加压素有些类似。血管加压素和催产素都是增加子宫活动导致痛经的重要因素,二者都通过作用于子宫的特异性血管加压素受体和催产素受体起作用,它们作用的相对重要性,取决于子宫的雌激素水平。
这一类型的痛经,可以用催产素拮抗剂,竞争性抑制催产素和血管加压素受体,可以有效缓解痛经。还可以口服雌-孕激素复合避孕药抑制排卵,抑制子宫内膜生长,降低前列腺素、血管加压素及催产素的水平,抑制子宫活动。口服避孕药,对90%的原发性痛经有效,其中50%的疼痛可以完全缓解,40%的可以明显减轻。
 
6.生殖功能发育不完善引起的痛经
青春期的女孩由于生殖系统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善,有的可能存在子宫发育不良、宫颈口或者子宫颈管狭窄、子宫过度屈曲,这样也会导致经血流出不畅,造成经血潴留,从而刺激子宫收缩,导致痛经。这种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功能发育逐渐完善,在生育之后会慢慢减轻或消失。
如果是确诊为子宫发育不良,可以使用雌激素,促进子宫发育。但是雌激素的使用要慎重,不要用在本身已经是雌激素异常增高的患者身上。因为来月经之前的雌激素异常增高,是导致血管加压素增高的原因,间接导致痛经。
对于有性行为但宫颈口狭小或宫颈管狭窄的女性,可以在月经前在医院试用宫颈扩张器,将宫颈管缓慢地按顺序扩张至6~7号,使经血排出更通畅,并降低宫颈口周围神经纤维的敏感性,这样就可以达到治疗痛经的目的。
 
7.子宫位置异常引起的痛经
女性的子宫正常情况下是轻微的前倾前屈,这样有利于经血的排出。而如果子宫的位置异常,比如后倾后屈或者极度的前倾前屈,都不利于经血的排出。经血如果不能畅快地从子宫颈流出,而是潴留在子宫内慢慢流出,就会造成盆腔瘀血,加重经期疼痛和腰背酸痛。
对于子宫位置异常的痛经,经血颜色偏深或呈黑褐色,而且多淤块。当然你也可以去医院做个B超就一目了然。
对于子宫后倾后屈的女性,可以试用胸膝卧位,也就是跪在床上,双膝及胸部作为支撑点俯卧在床上,臀部抬高,这样方便经血外流、解除盆腔瘀血,减轻疼痛和腰背不适症状,每天1~2次,每次10~15分钟。
也有的女性子宫是极度的前倾前屈,这个时候,可以用下腰的动作来纠正子宫的位置,与胸膝卧位治疗子宫后倾后屈,有异曲同工之妙。
 
对于原发性痛经的女性们,如果你找到了自己痛经的原因,采取相关的药物干预,再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风寒湿冷和剧烈活动,注意经期保健,基本上就不会再经受痛经之苦了。而且如果痛经症状不太严重,不影响生活的,你也可以不治疗,或者采取热敷、穴位按摩,多吃点富含钾和镁的食物就可以了。因为原发性痛经并没有器质性病变,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婚后性行为的发生,原发性痛经基本都可自愈。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