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是需要学习的技巧,别把关心演绎成责备

(2023-12-29 09:40:31)
标签:

心理咨询

情感

教育

健康

成长

分类: 心理咨询
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然而“有没有爱”与“会不会爱”却是两码事。



很多时候,明明父母是想向孩子表达关爱,但词不达意,甚至会让孩子误以为是责罚。俗话说,爱之深责之切,明明是想表达关心,可出口却成了埋怨。



“我爱你,却爱错了方法”这是很糟糕的教养方式,尤其是很多父母对孩子的误解仍浑然不知,于是,关系中就慢慢的就打了一个又一个不容解开的“结”。



一起体会看看,下面这些话你有经常和孩子说么?



01

“我早就说过”



“我早就说过不能吃太多零食,上火了吧!”

“我早就说过慢点走,摔跤了吧!”

“我早就说过少玩手机,近视了吧!”



这样的父母就像一位先知,总能预测到最坏的结果,孩子也“不负所望”,总能顺着我们的预测发展。



当孩子的执拗变成糟糕时,我们说的那句“我早就说过”,本意是心疼和关心孩子。而孩子解读到的,往往不是心疼和关心,是责怪——都怪你不听话。



父母用错词,孩子会错意......



如何解心结:



“我猜你现在身体不舒服吧,多喝点热水。”

“膝盖破皮了,你一定很痛吧。”

“宝贝,我们今天要保护眼睛不要玩手机咯。”



把责怪变成同情,话语就变成是柔软的,孩子能感受到话里的宽容。否则尽管父母的关心里爱多于责备,可孩子只会感受到责备。



而且,孩子都有逆反心理,你越是责备,孩子越容易较真,你退一步,孩子也会退一步。



让孩子从坏结果中体会错误,除了警告和责怪,让孩子自省或许是最好的领悟。



02

“为什么刚刚要那样…”



孩子的世界很多变,上一秒乐不开支,下一秒就梨花带雨,刚刚还慷慨大方,过一会就斤斤计较,我们常常被他们弄的不知所错。



有时孩子闹的厉害,我们只能把道理放一边,等孩子情绪稳定了再捡回起来,可没想开头就错了——用错了开头语。



讲一个我的经历:



之前有一次家里老人陪孩子玩,孩子说:“奶奶来当坏人,我是奥特曼,我要打败你”。当他们玩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孩子却突然生气了,嚷嚷着说奶奶不遵守规则,都已经放了大招了还不倒下,直接不玩了。



事后我想了解下孩子为什么生气,我觉得这不就是个游戏嘛,就问他:“为什么你跟奶奶生气?”



孩子双手抱在胸前就是不说话,我又重复了一遍。孩子说:“就是不想和奶奶玩!”



我知道这是气话,当时就没有理会。但后来我仔细反省了下,孩子这样的回应,很可能是我跟他交谈时说话的用词不对。



“为什么你刚刚要跟奶奶生气?”为什么一词首先听起来不像是倾听,而且这样肯定叙述的语气,更像是在质问和指责。所以,孩子的回答会含糊中带点愤怒。



假设我这样问:



“刚才我看到你生气的哭了,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你对奶奶破坏游戏规则有什么要说的吗?”

“你认为是什么原因让你那么生气呢?”



把关注点落在了孩子身上,你是如何,你是怎么想的?你认为是什么造成的?



这才会让他觉得,我是真心想倾听他的感受和愤怒了。



03

“不行”“不可以”



阻止孩子做有危险的事,是父母的责任,也是对孩子的一种爱。可是小孩子很可能不是这么认为的。



“不可以在走路时又蹦又跳。”

“你玩手机时间够长了,该休息了。”

“你不可以单独出去。”



父母在说这些话,其实是担心孩子可能会跌倒,伤害眼睛,怕在外边遇到危险,但是却忘了告诉孩子“不可以”背后的原因。



明明是爱孩子才剥夺孩子试错的行为,最后被孩子蛮横的理解为,拒绝他就是不爱他了。



如何解心结:



在说“不可以”前,先清楚说明为什么“不可以”;或者以聊天的方式引导孩子相互讨论,共同解决。



“走路时又蹦又跳容易跌倒,不要这样哦?”

“眼睛太累了,你应该让它休息下对吗?”

“外边车太多,过马路时有危险,想出去叫爸妈陪你好吗?”



用孩子相应年龄段的,甚至稚嫩的语言,让孩子明白为什么不可以做,这比干巴巴的直接拒绝,孩子的心里接受程度会更高。



老人常言“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才是怪”。打骂真的是爱吗?



也许你仍觉得是。但孩子不会买单......即便家长用这样的方式付出所有,孩子也只能体会到冰山一角。



爱孩子是本能,会爱孩子是技能,用孩子能感受到的方式爱,那才能称之为爱,一切不被孩子接受的爱,最多算得上是白搭。



- END -



来源网络,内容转载自公众号:幽兰心理,原文未标注出处,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我们赞成并遵循平台关于保护原创的举措,所使用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归相关权利人所有部分推送文章、图片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15663816666,经核实后,定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