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熊的储藏室》活动反思

(2019-03-25 16:47:54)

上一周,园内28位老师进行了园内公开课观摩活动,此次观摩活动内容主要是从社会、数学两个领域中选择、开展教学活动。这一次我选择的是中班数学活动,现结合教学活动《大熊的储藏室》选择几点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1、从本次活动的选材来看:

《大熊的储藏室>是一本有趣的数学绘本,通过有趣的童话情景,巧妙地把幼儿阶段的分类知识融人到绘本故事中。中班下学期的幼儿在已有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开始能对具体事物进行概括和分类,但概括分类的水平并不高,因此本次活动目标的制定、环节的设计主要以绘本情节为主线,以感知与操作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力求通过活动让幼儿能够概括出食物的外部特征,根据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分类,并感受分类的重要性。发展数学思辨能力。

2. 从活动目标以及内容的难易程度来说: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是同时按照两种特征进行分类,既要按照颜色,又要按照大小,为了是孩子们更加容易的理解,前面两个环节,我根据绘本故事的情节设置了两次分类。第一次按照颜色分类,第二次按照大小分类,通过孩子们操作的情况来看,这两个环节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很容易的,主要难点是第三环节,同时按两种特征进行分类,在这里,我出示了分类表,通过观察分类表上的标志,进行分类,怕孩子们不理解,于是我又进行了再次引导并带领孩子一起试着进行了分类,通过操作发现,大部分孩子还是都可以完成的,只有个别孩子在分类时却只能兼顾食物的一种特征,后来在老师的特别提醒下才完成。在三个分类操作环节,我觉得作为老师,引导有些太死板,孩子们都是被动接受的,缺少了思考的过程。应该引导孩子们发现表格的秘密,探索分类的方法,这样孩子就会更主动,正确率一定也会提高。

3. 从活动环节来看:

在第二次探索环节中,结束交流中还可以增加一个自我检查和纠正的环节,让能力差的孩子能有一个及时的调整,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按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另外,在最后一个环节,是对生活中也可以按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进行了一个延伸,但却发现设置的不够严谨,没有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还需调整。

4. 从课件制作方面来说:

   在此次活动中,我觉得在很多细节上还不够严谨,如食物的大小,而不是相对的只有大小,可能食物中还存在宽和窄,并且有些食物在实际生活中是比较小的,但是在课件中我却把它设置大了,所以,孩子们在操作中会存在疑虑,另外在第三环节引导幼儿尝试同时按照两种特征分类时,分完了绿色大小的食物后,我就让孩子们直接在操作纸上进行分类了,就会给人一种分了一半还没有结束却又不了了之的感觉。

通过这次观摩学习,老师们互相学习别人的优点,从别人的不足中得到启发,丰富了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今后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和帮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不断学习、实践,吸取好经验,完善自己的不足,更好地完成以后的教学工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