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的储藏室》活动反思
(2019-03-25 16:47:54)上一周,园内28位老师进行了园内公开课观摩活动,此次观摩活动内容主要是从社会、数学两个领域中选择、开展教学活动。这一次我选择的是中班数学活动,现结合教学活动《大熊的储藏室》选择几点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1、从本次活动的选材来看:
《大熊的储藏室>是一本有趣的数学绘本,通过有趣的童话情景,巧妙地把幼儿阶段的分类知识融人到绘本故事中。中班下学期的幼儿在已有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开始能对具体事物进行概括和分类,但概括分类的水平并不高,因此本次活动目标的制定、环节的设计主要以绘本情节为主线,以感知与操作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力求通过活动让幼儿能够概括出食物的外部特征,根据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分类,并感受分类的重要性。发展数学思辨能力。
2.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是同时按照两种特征进行分类,既要按照颜色,又要按照大小,为了是孩子们更加容易的理解,前面两个环节,我根据绘本故事的情节设置了两次分类。第一次按照颜色分类,第二次按照大小分类,通过孩子们操作的情况来看,这两个环节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很容易的,主要难点是第三环节,同时按两种特征进行分类,在这里,我出示了分类表,通过观察分类表上的标志,进行分类,怕孩子们不理解,于是我又进行了再次引导并带领孩子一起试着进行了分类,通过操作发现,大部分孩子还是都可以完成的,只有个别孩子在分类时却只能兼顾食物的一种特征,后来在老师的特别提醒下才完成。在三个分类操作环节,我觉得作为老师,引导有些太死板,孩子们都是被动接受的,缺少了思考的过程。应该引导孩子们发现表格的秘密,探索分类的方法,这样孩子就会更主动,正确率一定也会提高。
3.
在第二次探索环节中,结束交流中还可以增加一个自我检查和纠正的环节,让能力差的孩子能有一个及时的调整,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按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另外,在最后一个环节,是对生活中也可以按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进行了一个延伸,但却发现设置的不够严谨,没有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还需调整。
4.
通过这次观摩学习,老师们互相学习别人的优点,从别人的不足中得到启发,丰富了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今后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和帮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不断学习、实践,吸取好经验,完善自己的不足,更好地完成以后的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