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记事起,妈妈的厨艺都不是很好,除了爸爸在家,或者过年过节家里有客人,餐桌上才会有一些变化。菜上桌了,大人们喝酒聊天满脸喜悦,半天过去了,酒空了一瓶又一瓶,桌上的菜也没动几下。客人走后,这些剩菜一般会留到第二天吃,有时太多,妈妈会让我和哥哥送给邻居婶婶家一些。那时的剩菜剩菜,伴随小小的我们度过了难忘的童年。
网络上不知什么时候起“隔夜菜不能吃”类似的说法铺天盖地,于是,剩菜剩菜被倒进了垃圾桶,上班族不再带便当了,外出就餐也不打包了……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的美德,当下也应如此。剩菜剩饭,少吃还要巧处理。
剩饭剩菜中主要就是亚硝酸盐的问题,亚硝酸盐本身并不致癌,再胃酸作用下与蛋白质分解产物二级胺反应生成亚硝胺才具有致癌作用,且较强烈,主要引起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大肠癌。胃内还有一类细菌叫硝酸还原菌,也能使亚硝酸盐与胺类结合成亚硝胺。
但实际上“超标”的隔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是相当低的,完全构不成安全顾虑。
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师生对清炒菠菜、清炒芹菜和小白菜炒肉三个菜进行了实验。为了尽量减少添加物给测试带来的影响,炒菜时均使用植物油,除食盐外,未添加其他调料。实验在北京农学院食品安全理化检测分析室进行,由该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研二学生王超南和研三学生石媛操作。待整个实验结束后,得出的结论如下:
[1]芹菜在炒菜后1小时、6小时、20小时的亚稍酸盐浓度,常温状态下分别为0.09毫克/千克,
0.15毫克/千克,0.26毫克/千克;在4°C冷藏状态下分别为0.09毫克/千克,0.13毫克/千克,0.22毫克/千克。
[2]菠菜在炒菜后1小时、6小时、20小时的亚稍酸盐浓度,常温状态下分别为0.18毫克/千克,
0.24毫克/千克,0.58毫克/千克;在4°C冷藏状态下分别为0.18毫克/千克,0.2毫克/千克,0.4毫克/千克。
[3]小白菜炒肉在炒菜后1小时、6小时、20小时的亚稍酸盐浓度,常温状态下分别为0.13毫克/千克,
0.24毫克/千克,0.36毫克/千克;在4°C冷藏状态下分别为0.13毫克/千克,0.18毫克/千克,0.28毫克/千克。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在常温储存及冷藏储存条件下,亚稍酸盐浓度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冷藏产生的亚稍酸盐浓度低于常温保存。原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5年发布的《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可作为参考,它规定了食品在生产、加工、
包装、 贮存、运输直至食用过程中部分污染物的限量指标,其中,食品中亚稍酸盐的最大浓度为蔬菜4毫克/千克,肉类3毫克/千克。因此 ,
三种菜在放置20小时后,无论常温还是冷藏,亚稍酸盐浓度虽均有增加,但都远未超过国家标准。
人体需要吃0.2克的亚硝酸盐有可能发生中毒,需要吃近30kg的隔夜青菜才行,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吃半斤隔夜蔬菜无需担心。
剩荤不剩素,凉菜不能留
吃剩菜,人们常担心损失营养和不利健康。
从这两个方面说,素菜都不及荤菜让人放心。
有数据显示,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80%来自于蔬菜。做好的素菜在温度较高地方,放的时间一长,亚硝酸盐含量就会有所增加。
无论是从营养还是安全的角度,都尽量不吃剩的蔬菜。此外,需要提醒的是,凉菜不论荤素最好都不吃剩的,因为如果不经加热,其中的细菌不易被杀死,容易导致腹泻等不适。
剩菜剩饭,储存方法要得当
剩菜并不是绝对不能吃,保存条件一定要格外注意,要等凉透后再放入冰箱,这是因为热食物突然进入低温环境当中,食物容易发生质变,而且食物带入的热气会引起水蒸气的凝结,促使霉菌的生长,从而导致整个冰箱内食物的霉变。另外即使在冬季,也不要长时间放在外面,因为冰箱有一定抑菌作用。
不同剩菜,一定要分开储存,可避免细菌交叉污染。还要用干净的容器密闭储存,如保鲜盒、保鲜袋或者把碗盘覆上一层保鲜膜。
除了合理储存,回锅加热也是保障健康的关键。剩菜在冰箱里储存,吃之前一定要高温回锅。因为低温只能抑制细菌繁殖,不能彻底杀死细菌。
[1]剩菜中,海鲜加热时最好再加点酒、葱、姜、蒜等佐料,这样不仅可以提鲜,还具有一定杀菌作用,能防止引起肠胃不适。
[2]肉类加热时,不妨加点醋,肉类富含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受热后,会随着水分溢出。这些物质遇上醋酸就会合成醋酸钙,有利人体的吸收和利用。
[3]米饭、馒头等主食最好在第二天吃完,因为淀粉类食物容易滋生葡萄球菌和黄曲霉毒素。这些有害物质高温加热下也无法被杀死。所以,如果两天还没吃完,即使看起来没变质,也不要再吃了。
剩米饭还有很多吃法例如加点水煮成白粥或者是加些佐料,做成虾粥、皮蛋瘦肉粥;有时会根据冰箱里现有的食材做成炒饭;用家中常备的咖喱搭配胡萝卜和牛肉,做成简单又美味的咖喱饭等等。
作为一个聪明太太要知道,世界上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搭配,只要我们科学搭配,剩菜剩饭也能充满满满的爱哦!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16EN00SIGG.gif
参考文献:
[1]范志红,隔夜菜的翻身仗,中国保健营养2012(15)
[2]竹溪,隔夜食品如何吃才安全,食品与健康2014(08)
[3]隔夜菜能吃吗?[走近科学]CCTV10科教频道2014(6)
[4]网传吃隔夜菜会致癌实验证明此说法无科学依据,中国科技网
新浪微博:@Nicole袁袁
手机:18600393347
微信:imyuanyan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