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营养美食草籽鼠尾 |
分类: 营养知识 |
袁艳
(以下文字经过反复修改,并不是为某些保健品宣传,只是个人的一些学术见解,有不妥之处还望及时指正)
种籽,是植物的生命之源,同样也是我们人类和动物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
鼠尾草籽(也叫奇亚籽),一周之前还很陌生的一个名词。经过这几天的了解,尤其是24号听王旭峰老师讲的“脂类”这堂课,不仅对Omega-3系列脂肪酸有了更详细的了解,也弄明白了脂类的一系列问题。
联合国粮农组织1993年10月发表的有关食用油脂的建议书称,作为必需脂肪酸,Omega-3与Omega-6脂肪酸在细胞膜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其机理为阻碍甘油三酯掺入到肝的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颗粒中,使分泌到血液循环中的甘油三酯减少,LDL-C水平降低;EPA还具有不使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Omega-6脂肪酸中的亚油酸(LA)和Omega-3脂肪酸中的α-亚麻酸(ALA)都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只有通过每日饮食补充身体所需。虽然两者需要共同竞争相同代谢的酶,但是却生产出功能不同的产物。尤其在对待炎症方面,Omega-6不饱和脂肪酸促进炎症的发生,引起身体的“失火”;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则恰恰相反,缓解并抑制炎症,从而预防重大疾病的发生。可见他们两者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二者都是由碳、氢、氧构成的长链,但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因其分子中距羧基最远端的双键在倒数第3个碳原子上而得名。Omega-6不饱和脂肪酸因其分子中距羧基最远端的双键在倒数第6个碳原子上而得名。
它们的来源有很大差异:Omega-6食物来源非常丰富,玉米、大豆等植物及其加工产品如炒菜离不开的玉米油、大豆油等植物油以及油炸食品,以及我们常吃的猪肉、牛肉、羊肉里,Omega-6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都不少,普遍存在于我们日常食用的动植物中;而Omega-3只存在于海洋动植物物(深海鱼类、海藻等)以及少数草类植物(亚麻籽、鼠尾草籽、南美油藤等)。
现代人类的饮食中缺少omega-3,而omega-6与omega-3间合适的比例有利于机体免疫及脂肪沉积的调控(但确切的比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王旭峰老师给我们推荐饮食中omega-6与omega-3的比例应该为4:1至6:1,但实际我们摄入的比例是20:1,因此我们日常饮食中应该摄取更多富含omega-3的食物。
鼠尾草籽(奇亚籽)是美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的安全食品,被要求添加进了美国公立中小学学生的午餐中,用给美国的高热量精细化饮食补充一些膳食纤维和Omega-3等营养素。鼠尾草籽是当下风靡日本和欧美的纯天然代餐食材,它虽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减肥作用,但是很容易让你有饱腹感。鼠尾草籽的铁含量再所有种籽中是最高的,是菠菜的6倍,除了促进肠胃蠕动、预防结肠癌、保护心脑血管这些功效之外,鼠尾草籽所含的凝胶物质遇水后能膨胀好几倍,进入胃部后,能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从而起到控制食欲的作用(但是食用鼠尾草籽相关产品一定要多喝水)。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袁艳
新浪微博:@Nicole袁袁
微信:imyuanyan
邮箱:157056634@qq.com
电话:18600393347
前一篇:青春密码1
后一篇:超市商品水如何区别和选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