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岸易经分享10:重阳功阴德,黄来镒教授用易为庙宇题对联

(2016-07-24 17:58:36)
标签:

杂谈

【专栏】

两岸易经分享10重阳功阴德,黄来镒教授用易为庙宇题对联

http://image.uc.cn/s/wemedia/s/2016724/c1674173c228b730f8f5acd51edc9e36

  7月22日,台湾的黄来镒教授发来一段他为台湾的一座庙宇“注生娘娘”题下的对联。

黄来镒先生在对联中结合《周易》中的天地阴阳,强调了要多积、善积“阳德”与“阴功”,以永保平安康宁,家道子孙兴隆昌盛。

  “注生娘娘”的庙宇第一次听说。

  不懂之时,于是查阅百科资料,获知“注生娘娘” 又称作“送子娘娘”,“送生娘娘”等。

  从字面上不难理解,“注生娘娘”就是“送人子嗣”的女神,是道教神。

  注生娘娘,俗称“注生妈”,又作“送子娘娘”、陈夫人、临水夫人、顺天圣母。

  在中国有些地区称之为“送子娘娘”,是闽南、台湾一带最受尊奉的生育之神,主管妇女的怀孕、生产,是许多不孕妇女或怀孕妇女的信仰寄托。

http://image.uc.cn/s/wemedia/s/2016724/e983151ac6fcead1412cbba70bf5fae5

注生娘娘安详端坐,怀抱娃娃,其相貌端庄慈祥,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灾难

  旧时厦门城隍庙、东狱庙都有祭祀。

  求子的女子摆上香果供品,拈香跪拜祷告,请求“注生娘娘”赐子于她。

  然后“搏签”,求得“吉签”,表示“注生娘娘”已愿赐子于她,即起身将事先准备好 的小衣裳给“注生娘娘”怀中的娃娃穿上,然后再拜 

  据说无不灵验的。

  送子娘娘寄托着汉族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

台湾供奉的注生娘娘,是从大陆传过去的,原为福建的临水陈夫人,又被当作妇女难产之神。

  福州的注生娘娘庙在主神两侧有三十六婆祖,而台湾和福建其它地方的注生娘娘庙中的婆祖一般为十二位。

  天津天后宫中的子孙娘娘也很有代表性:正殿中的主神是天后圣母,左右则是她的化身娘娘,名曰眼光娘娘、子孙娘娘、耳光娘娘、斑疹娘娘、千子娘娘、引母娘娘、乳母娘娘。

http://image.uc.cn/s/wemedia/s/2016724/c74727949bdffc59363c5d3b6ce7b593

注生娘娘来历,有一个传说

  据说朝廷曾封她为都天镇国显应崇福顺意大奶夫人、顺懿夫人等。

  各种典籍都说陈夫人为福建人,名叫陈靖姑,或陈进故,但有关她的家世,却又有不同的说法。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载,陈靖姑是唐朝人,祖居福州府罗源县,她的父亲在朝廷官拜户部郎中,母亲葛氏。

  陈靖姑所在村每年重阳节要买童男童女二人供祭大蛇,当地百姓苦不堪言。

  观音菩萨赴群仙会后回南海,途中见福州恶气冲天,知有妖孽为害,于是决心派神人前去除害。

  她剪一指甲,化作金光一道,直透葛氏之腹,葛氏感孕,在唐大历年间甲寅岁(774年)正月十五寅时生下陈靖姑。

  陈靖姑生下来时,“瑞气祥光罩体,异香绕闼,金鼓声若有群仙护送而进者,因讳进姑”。

  陈靖姑十七岁时,带剑斩杀为害一方的毒蛇,除掉了长期危害百姓的妖怪。陈靖姑立了大功,这事传到了朝廷,唐惠宗封她为“顺懿夫人”。

http://image.uc.cn/s/wemedia/s/2016724/c5b1162b94fc30c76b9cdadf6219e419

  注生娘娘的造像,多是左手执簿本,右手持笔,象征其记录家家户户子嗣之事 

那么黄来镒教授是结合《易经》为这座庙宇题下的对联,是什么,请看原文分享链接

  有一间供奉《注生娘娘》的庙宇,请敝人为门阙题词。

  ——敝人作了以下对联:

  注财注寿世无阳德难长保

  生子生孙祖有阴功必久亨

  ——台湾《易经》后学黄来镒为赋诗词强调《积阳德》、《累阴功》得以永保安康,子孙兴隆哉。

http://image.uc.cn/s/wemedia/s/2016724/58724ec1f5599edd14898ec3bb097f8d

  【告之】"安阳源易缘"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一点资讯、凤凰博报、搜狐公众平台、企鹅媒体平台、知乎、今日头条、UC订阅平台、新浪看点、百家号、简书等公众媒体已先后同步开通。 订阅关注,喜乐多多!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通过本平台留言获得授权。欢迎转发朋友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