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人》于郊:异中求同,无私天地宽

(2016-03-17 09:51:11)
标签:

杂谈

《同人》于郊:异中求同,无私天地宽

http://i3.go2yd.com/image.php?url=0CevCw00

    《周易》64卦中,并非上下爻位正应就好,比如《同人》卦中的六二主爻,虽与九五相应,爻辞却出现了:“只顾与同宗族有关的人聚合,会有责难和遗憾。”(同人于宗,吝)

     六二与九五阴阳正应,天经地义,为何会陷入“吝道”?

     《同人》卦所阐述的主题是“异中求同、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天下大同。”

     一阴五阳,《同人》卦六二阴爻居中守正,无疑是“一卦之主”。五个阳爻争相与之亲附聚合,建立关系。六二却只顾与同宗族相关的众人聚合,难免有“只顾小家”偏狭之心,格局太小。

     在讲“大同”的《同人》卦中,不相应反而为好。因为不能有厚薄亲疏之别,主爻更应当大公无私,与人和同,与众同乐。

http://i3.go2yd.com/image.php?url=0CevCw01

    易经的第13卦是“天火,同人。”其《序卦传》说:“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

      宋代易学家程颐认为:“天(乾为天)在上者也,火(离为火)之性炎上,与天同也,故为‘同人’。

     乾天在上,离火炎上。火在天下,火势向上,就像火要与天亲近一样。

     火与天越近,也就表明火势越大。天的无垠,自然利于火势的任意延伸。

      火和天团结,组合在一起就是“同人”之象。

     《同人》卦辞是:聚合众人于天下,通达。适宜渡过山川大河,适宜君子正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君子观《同人》卦象,同此领悟:应效法天的无私和火的光明,明察各种事物的同异,以便异中求同,求同存异。(君子以类族辨物)

http://i3.go2yd.com/image.php?url=0CevCw02

     初九开门见山:在门口公开同人亲近相处,没有私心的聚合众人,没有灾难(同人于门,无咎)

     六二与九五上下一心,“和合共鸣”,却引起了其他阳爻的嫉妒。

     看到“二与五的恩爱”,九三与九四也都想“横刀夺爱”争抢六二,便出现了战争之象,因爻处位置不同,两爻的结果也不同。

     九三阳居刚位,动性太强,非争不可。又处下卦“离”中,离为戈兵,为甲胃,九三与六二、九四互“巽”,为树木。所以爻辞说,“在草莽中埋伏士兵,或登上高陵瞻望,三年不能发动攻击。”(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九四爻阳居柔位,不中不正,与初九不应,有自知之明,知道收敛与退让,出现了“吉”象。

     九四当然也想同九五争夺六二,想进攻九五,但在道义上行不通,又身处《同人》卦中,以和为贵,没有必要真正的发生战争,知难就退守,返回到了既定的法则上。其爻辞是:“乘其墉,弗克攻,吉。”(登上城墙,却不能进攻九五,退守吉祥)。

     九五与六二正应,得天时地利。爻辞却说:聚合众人,先是痛哭,最后大笑,大部队能够会合。

     “先痛哭”,是看到九三、九四爻与自己争六二;“后欢笑”是六二与九五同心正应。

     九五上临乾卦,又与九三、九四构成“互乾”,有足够的实力,正义战胜了邪恶,大部队最终会合。

http://i3.go2yd.com/image.php?url=0CevCw03

    为此,孔子在《系辞上传》赞道: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嗅如兰。

     孔圣人的话,至今尚有很高的价值意义,令人向往。

     他告诉我们,君子所奉行的原则就是:该出山时就出山,该隐退时就隐退,该静默时就静默,该说话时就说话。两人心意相同,其锋利可以切断金属;两人一心所说的话,就像兰花散发出的香味一样芬芳。

     上九距九二位置最远,犹如身在郊野,难免会有失落。《同人》卦最后的结局,告诉上九“即使在荒郊野外,也愿与人合睦相处,,未遇到志同道合者,不必后悔”。(同人于郊,无悔)

    【易经故乡 自然精典】原更有:作家、传媒工作者、中国安阳周易研究会理事、廉政监督员、“源易缘”文化创始人

    【告之】"订阅号(yuangengyou)"、"服务号(yyywhcm)",支付宝服务窗口“15937259618”同步开通。 点击关注,喜乐多多!

    (原创声明:版权有限,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