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混改,且行且珍惜

标签:
联通混改4g5g投资batj |
分类: 网络/运营商战略 |
作者:Strategy Analytics无线运营商战略总监 杨光
8月16日,坊间热议已久的联通混改方案终于揭开面纱。BATJ四大互联网公司携手中国人寿,苏宁云商等10余家战略投资者,共向联通A股公司认购约90亿股新股,并向联通集团公司购入约19亿股联通A股公司股票,共占联通A股公司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的35.2%。此外,联通还将向核心员工授予约8.5亿股限制性股票。总交易对价约为人民币780亿元。
至此,联通成为第一家在集团层面进行混改的国有央企,为国有企业改革树立了一个重要里程碑。BATJ等互联网巨头的入股,也在全球范围内开创了大型互联网公司入股大型电信运营商的先河,必将引起国际ICT行业的广泛关注。
自2016年起,联通就已开始2I2C、2B2C等新型商业模式的探索,通过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利用互联网公司的分销渠道和内容资源优势,发展年轻人群体、企业客户等细分市场,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联通2017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其业务收入实现了稳定增长,而市场营销和终端补贴费用则显著下降,2I2C等新模式的探索功不可没。BATJ等互联网巨头以及苏宁、滴滴、宜通世纪等垂直行业公司的入股,必将巩固和加强联通与这些合作伙伴的合作关系,促进联通对新型业务模式和新兴细分市场的探索与开拓。同时,780亿人民币的募集资金对饱受资金短缺问题困扰的联通也有雪中送炭之意,有助于联通在日趋白热化的4G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发力追赶。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实际负责网络运营并产生经营效益的联通运营公司,是由在香港上市的联通红筹公司全面管理,联通A股公司仅是通过联通(BVI)公司投资于联通红筹公司(如下图),而目前联通引入的战略投资者都是投资于联通A股公司。所以,对于这些战略投资者对联通运营公司的实际影响力,我们也不应有过高的估计。考虑到国内的政策环境,引入战略投资者之后,联通预计将采取较为稳妥的节奏推动内部经营机制的改革与优化,在经营战略、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等方面,短期内应该不会出现十分剧烈的变化。
图一:混改前联通股权结构(来源:联通A股公司网站)
根据联通公告,此次募集资金将用于“4G能力提升;5G组网技术验证、相关业务使能及网络试商用建设项目;及创新业务建设项目”。目前国内市场4G整体渗透率已超过65%,4G网络建设已进入补盲扩容阶段,联通自身的资本开支也连续出现明显下调,2017年预计全年资本开支仅为450亿元人民币。在此背景下,募集资金的使用更应着眼于长远发展,更多地投向可同时支持当前4G和未来5G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新兴业务资源。如能借助混改东风,在5G竞争中抢占先机,则可能有助于联通摆脱一直以来落后追赶的被动局面。
同时,如联通所宣称,混改的意义不仅仅是引入资金,而“主要是创新、完善改革和激励发展”。虽然联通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数量较多,导致单个投资者的股权比例普遍较低,可能无法对联通的实际经营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但也为联通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创造了机会。希望联通能够秉承开放心态,充分尊重和信任民营合作伙伴,推动自身经营机制和企业文化的变革,真正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