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端午节生人,男害父,女害母?

(2013-06-03 17:59:07)
标签:

端午节

恶日

克害父母

星座

分类: 婚姻情感

如今的端午节,我们比较关心什么时候放假、怎么庆祝、去哪儿玩、弄点啥好吃的,向娱乐和休闲看齐,一派喜庆祥和的气氛。在先秦时代,五月初五在人们心中可不是个好日子,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不但不受欢迎,人们还很厌恶、害怕这一天,《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

端午节生人,男害父,女害母?

从古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出,端午的出现最早是出于辟邪驱除瘟疫的需要,后来因为爱国诗人屈原端午节投江自尽,因而慢慢变味,成为了纪念诗人的节日,这一天也变得慢慢充满人情味,没那么令人畏惧,所以关于五月五日所生之子,不祥的说法也慢慢消失,仅在老一辈口中相传。

古代中国人认为五月份是一年中最不吉利的年份,认为五月是死生的分界,而五月初五又是五月中最毒的一天,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所以,这一天出生的孩子,理所当然被认为最不好,会给家人带来不幸,即俗话所说的命毒,一出生就被贴上不受欢迎的标签,一辈子遭人嫌弃。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中便称,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这天出生的孩子,若是男孩会对父亲不利,若是女孩会对母亲不利,全部要弄死,此即远古时代的溺婴风俗。《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 

端午节生人,男害父,女害母?

历史上与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合称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便是五月初五生人,其父亲田婴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要其母亲弄死他,他母亲舍不得,悄悄将其抚养长大,教育成人,这才有了门下食客三千的佳话。

 即便是皇帝的龙子,如果生在五月初五,要想留下也得另想办法。宋神宗赵顼在五月初五得一子,只好将孩子送到宫外寄养,这孩子就是后来的宋徽宗赵佶。出于避讳,赵佶在当了皇帝后,将自己的生日改定在十月十日。但赵佶的命真的靖康之难中成了金国的俘虏。

东晋名将王镇恶也是五月初出生日,家人认为不吉利,想把他送给别人家养活,以免对本族人产生克害。但是王镇恶的祖父前秦有名政治家、军事家王猛不这样认为他觉得孙儿将来会成为像孟尝君一样有出息的人,于是给他起名为“镇恶”。

五月份不宜生子,甚至夫妻同房也被认为是禁忌,尤其是五月初端午节这一天,同房会带来不幸。先秦时要求,君子斋戒,处必揜,身欲静无躁,止声色,无或进。意思是,在五月份,君子要洁身斋戒,居于深处,躲避暑热,让身体安静;还要禁止女色,也不许嫔妃进御……

五月初五生的孩子,真的这么会对父母不利,克害父母吗?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