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暗示对人的影响

(2020-04-07 15:02:00)
标签:

哈雷

心理暗示

积极

消极

情绪

分类: 心理咨询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

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心理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心理暗示是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

从心理机制上讲,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我们在生活中无时不在接收着外界的暗示。比如,电视广告对购物心理的暗示作用。

01

三个心理暗示实验

以下3个著名实验,可清楚地看出心理暗示的作用。

第一个:气味辨别实验

实验对象是100名男子和100名女子。实验时首先让每个人闻过烧酒、薄荷和鹿蹄草的气味,然后拿出1O瓶没有任何气味的蒸馏水,谎称其中有3瓶分别具有上述物质的气味,并让所有实验者分辨。结果有48名妇女和37名男子声称他们完全嗅出来了;另一部分声称患有感冒,不能完全确定是哪种气味;只有6人表示没有嗅出任何气味。

第二个:帽子实验

实验对象是儿童。实验时,先由一个人对儿童讲话,讲完离去。然后由主持实验的人问儿童:“刚才讲话的人哪只手里拿着帽子?”在实验的27名儿童中共有24名回答是左手或右手。其实,刚才那个讲话的人手里根本没有拿帽子。

第三个:皮肤实验

在实验者的皮肤上贴一片湿纸,并声称这是一种具有特殊功效的纸,能使皮肤局部发热,要求实验者用心感受那块皮肤的温度变化。十几分钟过去之后,将湿纸取下,实验者被贴处的皮肤果然变红,摸上去还发热。其实那只是一张普通的湿纸,是心理暗示的作用使皮肤发生了变化。

人都会受到心理暗示。受暗示性是人的心理特性,它是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学习能力。

人处于一个环境中时,会无时无刻不被这个环境所"同化",因为环境给他的心理暗示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学习。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不管我们觉得这对自己好不好,我们已经受到心理暗示了,而且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心理暗示,它是人的一种本能。

02

心理暗示带给人们的不良影响

们为了追求成功和逃避痛苦,会不自觉地使用各种自我暗示“自己对自己进行的心理暗示”的方法:比如困难临头时,人们会安慰自己:"快过去了,快过去了。"从而减少忍耐的痛苦。

例如"假孕",有的女性结婚后很想怀孕,由于焦虑而十分害怕月经按时来潮,使怀孕失败。由于这种迫切心情,所以当自己月经过期未来,很快又觉得自己开始厌食,恶心、呕吐,喜吃带刺激性的食物,这是因为想怀孕的强烈愿望及焦虑的心理因素,破坏了人体内分泌功能的正常进行。

 

长期消极的心理暗示会有不良影响。心理研究表明,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会对人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使情绪受到波动,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健康。而往往施加不良心理暗示的人恰恰是被暗示者身边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

因此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心理的健康和发展起到促进或限制作用。所以我们一定不要用消极或者负面的语言与孩子沟通。

03心理暗示带给人们的积极作用

暗示可以发掘人的记忆潜力

   有人做过实验,分别让两组学生朗读同一首诗。第一组在朗读前,老师告诉他们这是著名诗 人的诗,这就是一种暗示。对第二组,老师不告诉他们这是谁写的诗。朗读后立即让学生默写。结果是第一组的记忆率为56.6%;第二组的记忆率为30.1%。这说明权威的暗示对学生的记忆力很有影响。暗示可以治病。

 心理暗示对一些心因性疾病有一定的疗效,如口吃、厌食、哮喘、高血压、心动过速、神经性头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更年期综合征等。积极正确的暗示疗法,通过调节人的神经内分泌,可以促进脑中有益的激素分泌,增强人的身体健康。而恶性的心理暗示,不仅不能医治疾病,反而会使受暗示者产生心理障碍,严重的会出现幻听、幻觉和幻视。

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动物。不同的人都能接受不同程度的心理暗示。我们要善于利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让自己的生活与工作变得愉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