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青少年

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

家长沟通

咨询

分类: 心理咨询
一、做青少年咨询,与父母沟通的意义

1.了解个案的家庭环境,必要的资料,客观地共情来访者,但不要忽略这个信息的和力度,因为这些描述来自个案主观认知与感受,甚至有可能也经过了他本人不合理信念加工,在咨询期间个案的重要他人,如果能也非常的重视这个心理咨询,从而积极作出回应,那整个咨询过程呢都会因此而获益。

案例分享:有一个休学来访者,人际关系不好,无法忍受在校生活。父母逼迫去学校,孩子甩给父母一个抑郁的诊断书。表明抑郁这方面的评分比较高,因此引起了父母的重视,并且愿意给他做咨询,这个时候,家长和孩子都觉得接受心理咨询是第1选项,然而会谈进行到第2次的时候,个案主动谈及了小时候,在校园曾经遭遇不公,家长得知后只是不断的继续要求他,让他做好自己,无论外界怎样,你都专心做自己是不是,在不断要求做好自己的那些日子里呢,他感觉到自己很委屈。

标签:

哈雷

心理暗示

积极

消极

情绪

分类: 心理咨询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

 

标签:

哈雷读书

木马程序

情感

清单

隐藏

分类: 哈雷读书笔记

为什么生活中有人可以做到,独立自主、创意梦想、天赋才华、财务自由是如此容易,但对于大部分的人而言,却非常困难?如果我们复盘自己的人生,就会找出原因:不够好、不够美、不够健康、没人爱、没有天赋、不自由、钱不够多、没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更惨的是连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道……人生似乎总是事与愿违,找不到生命的意义……

 

《人类木马程序》

标签:

哈雷读书

寻找内在的自我

幸福

欲望

需求

分类: 哈雷读书笔记

幸福是什么?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每个人的解读都不同,甚至一个人在不同时期都可能有不同的解读。什么是幸福,从来都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人人都在追求幸福。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说过:“幸福是人类存在的唯一目标。”每个人都根据自己对幸福的回答去追寻着各自的幸福。幸福就好像一座灯塔指引着在茫茫人海中漂流的人们。大家从不同的航线出发,但目标都是灯塔所在的幸福港湾。

 

《寻找内在的自我:马斯洛谈幸福》这本书就是马斯洛给我们的幸福问题开

标签:

多思考者

哈雷读书

想太多

特质

自信独立

分类: 哈雷读书笔记

本书作者:克莉司德·布提可南,法国心理咨询专家,个人成长与沟通教练,被誉为“国民心理师”,拥有20多年咨询经验。她主要研究神经语言学和催眠治疗理论。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类人,他们总能察觉到别人不易察觉的点,抑或是很容易共情他人的情绪和感受;在工作上,他们也总是追求完美,大脑能不断地涌出各种想法;但在社交中,他们看起来好像很难融入别人的圈子,思考和顾虑都非常多,我们也可以把他们称作“多向思考者”。

 

标签:

哈雷

内在小孩

原始信任

关系需求

自我价值

分类: 哈雷读书笔记

和别人相处时,因别人的一句无心之说或是不经意的某个动作,我们突然大发雷霆或是歇斯底里,判若两人?但当冷静下来后,我们感到匪夷所思,为什么当时我们的反应会如此激烈,到底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情绪?

 

我们之所以会情绪失控,是因为受到内心的小孩所影响,对事情做出扭曲的解读,并自动采取相应的保护策略。

 

(2020-02-13 21:06)
标签:

蝴蝶抱

放松训练

想象放松

肌肉放松

放松法

分类: 心理咨询

腹式呼吸法——


练好腹式呼吸首先要选择合适地点和时间。地点最好选在空气质量好的树林里、阳台上等,时间方面一般在早上练习比较好,早上空气很清新。

 

1.为了确保吸气时

标签:

哈雷

抽动症

分床

陪伴

分类: 心理咨询
关于孩子的情况,昨天和孩子做游戏,玩手工,聊天过程中我也做了仔细地观察。发现孩子偶尔会在着急,紧张时会出现眨眼摆头情况。

抽动症复发率很高,但大多数都会随着孩子安全感的建立而逐渐消失。所以建议你一定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焦虑和紧张,否则这种情绪会对孩子有影响。

首先一定要结合医院进行的各项检查,排除孩子眼睛及脑部神经问题。如果这方面没问题,就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建设。

以下是我的一些建议,希望对孩子有一些帮助。
1.反思你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语气,态度,多一些耐心,不允许看电视 ,得有其他东西替代。看纸质书多鼓励,但可以约定时间,要孩子不玩手机,你们在家就需要克制自己,你老公业务需要让她他避开孩子
分类: 心理咨询

马丁·塞利格曼幸福心理学由五个要素组成,缩写为:PERMA

P=积极

标签:

哈雷

心理

幼儿园

孩子

分类: 心理问答
感谢你的信任,邀请我回答你的问题。你说孩子最近说自己是个坏孩子,是个废物,不想上幼儿园了,其他孩子不喜欢自己。感觉孩子有自卑情绪。幼儿园喜欢和同学打闹,被老师罚站自己对孩子要求完美,总是批评他,凶他,着急了甚至会打他。如何和幼儿园的老师沟通孩子的问题,如何缓和和孩子的关系,如何建立孩子的自信,孩子的交往能力是否有问题?作为一个母亲,非常理解你焦虑,担忧孩子的心情。

我邀请你将自己的问题多看几遍,问自己几个问题,先觉察下自己:1.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你的教养方式是什么?除了批评,打他,凶他,还用了那些方式,当这些方式都不管用的时候,你是如何做的?2.你的人际关系如何?日常有没有教孩子如何与幼儿园的伙伴怎么相处?3.当孩子给你描述幼儿园的事情时,你是如何处理的,有没有第一时间从心理上支持孩子,然后找老师沟通,问清楚事情原委?4.当孩子告诉你自己是个坏人,是个废物,总是惹老师和妈妈生气的时候,不想上幼儿园,你的第一反应是孩子的问题,还是自己的问题?5。你在问题中说到孩子注
个人资料
心理咨询师哈雷
心理咨询师哈雷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982
  • 关注人气:6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