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哈雷读书《人类木马程序》上

(2020-03-29 09:16:46)
标签:

哈雷读书

木马程序

情感

清单

隐藏

分类: 哈雷读书笔记

为什么生活中有人可以做到,独立自主、创意梦想、天赋才华、财务自由是如此容易,但对于大部分的人而言,却非常困难?如果我们复盘自己的人生,就会找出原因:不够好、不够美、不够健康、没人爱、没有天赋、不自由、钱不够多、没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更惨的是连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道……人生似乎总是事与愿违,找不到生命的意义……

 

《人类木马程序》作者:李欣频,她通过仔细研究数百位读者的来信,以及做一对一咨询, 发现绝大部分人似乎都有着同样的人生问题,于是她提出了一个概念:“人类木马程序”。

 

“人类木马程序”指的是我们内心的执念变成了我们人生中的“木马程序”。我们在潜意识里不断去追求相同的情绪体验,制造出糟糕人生的“鬼打墙”,在不快乐与挣扎中轮回。

 

例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一句典型的隐藏木马程序。

 

一个人的眼前有许多条路,但是因为有“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信念,他会很自然地选择那条比较困难的那条路走,却对简单轻松那个选项嗤之以鼻。因为在潜意识中,他并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可以轻松过关,总认为“只有吃过苦,自己才能成功”。总是随时随地创造出一连串“为难自己”的外在状况,同时他又能一个个的解决它们,获得成功。但实际上是他先设定且创造了“苦中自苦模组”的投影片,然后向外投射,显现出一连串与他“吃得苦中苦”的愿望相符的事件。

 

木马程序的三个特征:

特征1:让人误以为是真的,以为是不可改变的真理、真相。

很多我们从小听到大的道理:“阳光总在风雨后”“先苦后甜”,而中了这类木马程序的人,会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无意识地选择困难的路,并且无怨无悔。

 

特征2:让人只选择看到、听到与这组木马程序相符合的概念,不符合此概念的,既看不到、也听不懂,也可称为:不注意视盲、耳聋。

例如: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明明长得很好看的漂亮女生,总认为自己不好看,即使别人说了很多遍你真的很好看,她们也完全不信。

 

特征3:有竞争与评比标准,让人觉得有压力,感觉精神萎靡、不开心、自责自己不够好……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比较无处不在的时代,在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大多数人都中了“认为自己不够好”的木马程序,并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例如我们常看到的整容案例:觉得自己不好看——整鼻子——鼻子好看了,但其它五官又难看了——整全脸……

 

木马程序会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较显著的情感木马程序一共有六种:

 

一旦中了感情木马程序,例如“焦虑单身”“怀疑对方不爱我”“疑心对方出轨”“觉得对方看不起我”……只要当事人没有察觉,就会创造一连串无意识损害自己,也损害与他人关系的剧情,产生日夜折磨自己、刁难别人的心魔,严重者甚至会造成自毁或毁人的社会事件,所以我们要有辨认并打破自己与亲密的人之间感情木马程序的能力。

 

感情木马程序的六种模组——

 

模组一:焦虑模组—焦虑单身,焦虑不被爱

 

来自父母与社会的催婚,经常给单身者很大的压力。父母都有无法陪孩子到最后、怕孩子没人照顾的担忧与恐惧,所以爱就变质为负向压力。有人怕“嫁不掉”,有人怕“娶不到老婆”,所以到处相亲,拼命找爱:有钱人的爱、帅哥美女的爱……殊不知,这种找伴侣的焦虑、催婚的能量,往往会把对方吓跑。你可以试着把自己放进对方的视野里或是自照镜子,看一下焦虑的自己是什么状态,如果你是对方,你会有怎样的感觉?

 

有个学员问我,怎样才能找到伴侣?我问她微信的个性签名是什么,她说:“一个人好好走自己的路!”我问她:“那你到底是想找伴侣,还是想自己好好走自己的路?”她瞬间哑口无言,这就是一句话破木马程序“矛盾点”的方法。

 

我曾问过一个急着想找伴侣的女生:“如果你现在立马结婚,你觉得在生活中会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她回答, “会失去自己、自主及自由!”我又追问她,单身的好处是什么?她的回答是,一个人很自由,做什么都不必跟老公报备。从我和她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她的木马程序。她其实真正想要的是单身,享受自由,但却又着急找伴侣。

 

我告诉她,必须得整理好自己真正要什么,否则这个状态只会让你在原地拉扯,将来进入婚姻,不仅会让你自己不开心,也会连累到先生与孩子。如果我们更深入地分析,就会发现爱的本质是自由,或许你以为进入关系就会失去自由,那是因为你对爱的定义太狭隘了。只要爱够广大,你们双方都可以无条件支持对方做自己。好的关系就是——彼此间没有谁委屈谁,或是谁变得不像自己。你若没调整好,一旦进入关系后,你与伴侣之间的课题就是‘自由’。”

 

遇到这类木马程序的解法是→不必继承父母的焦虑,你有选择适合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但你可以理解他们的爱,穿越他们的焦虑。

 

其实有没有伴侣不是问题的根源,就像在大自然中,无论单只或成双都不是问题,各自有各自的选择,无好无坏,重点在自己的频率上。如果自己的频率有状况,就算有伴侣,也不过是把问题转移给另一个人,对方没有义务解决你的问题。如果我们的频率没问题,本自具足,就算单身也一样可以泉涌出庞大的爱的磁场,将爱给予身边需要关怀的人,一样可以圆满、开心与幸福。所以破解这组木马程序的关键是:我们究竟是要真正的幸福,还是表面上有伴就行?

 

结不结婚不是主要问题,担心嫁不出去或是娶不到老婆的那个“焦虑自己不够好”的频率才是问题的根源。这个频率带到婚姻里,不仅不会被解决,往往还会与另一半的旧创伤所形成的木马程序对决,这就是从一个人受苦扩大到两人共苦的状态。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中了“焦虑单身,焦虑不被爱”的木马程序呢?

 

我们可以一一列出“单身会有怎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目前存在于我们内心的木马程序,例如:认为单身的话,老了以后没人照顾你,事实上无论我们结婚与否,都会陷入“如果自己或对方老了、病了、走了,该怎么办”的焦虑与恐惧频率。

 

请把自己的感情木马程序清理完,把自己调到“爱”的频率,一旦有爱,独处也不会孤单,也只有爱才可能吸引跟你一样频率的人一起共处,否则只会产生更多问题与课题。

 

模组二:孤独模组

 

有一位学员在感情上属于“孤独模组”,他的主要问题是:感情与人际关系不好。他小时候印象最深刻的事是自己小时候经常搬家,几乎两年就得转学一次,因此他没有太要好的朋友,当他试图在新环境下寻找朋友的时候,却总是被人避开,以致于他一直感觉自己被孤立了。

 

这就是他目前感情与人际关系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我让他试想了一下,如果把自己当成那群同学里的一位,看到自己走过来,第一个念头是什么?”

 

他说:“那个走过来的我,看起来有点害怕和不开心,想躲开……”这就是原因了,他被人躲避、孤立,跟自己有关,跟他们无关。我又让他回想一下,当他知道又要转学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感受?”他说第一次转学时,他很伤心,哭了很多天,想到要跟自己最要好的同学分开,感到很无助,离别很痛。但之后他就不会那么伤心了,因为他不再投入太深的感情,不想再次受伤。

 

他的每段友情或感情大概维持都是大概两年。

 

这个孩子已经形成了‘恐惧感情分离’的木马程序,因为过去平均每两年就因为搬家被迫转学,被迫与身边的朋友分离,所以他现在每两年就会‘被动或主动’地抽离感情,与对方断交、分手,这就是他目前感情与人际关系产生问题的根源。可以看电影《小玩意》,讲一个小女孩因为最常玩在一起的‘青梅竹马’要转学,开始形成‘孤独’木马程序的过程。”

 

遇到这类木马程序的解法是→把从出生到现在几次很伤心的分离写出来,然后以更高维度的生命视角,以及正面的能量、态度、频率,再次看待并重新诠释这些分离带给我们珍贵的成长与体悟,以新的连接取代旧的连接,以爱的频率取代与爱隔绝的频率,这才是改写自己人生剧本的第一步!

 

模组三:怀疑对方不爱我模组

 

若觉得自己缺乏爱、渴求爱,那么这个焦虑频率就是感情的木马程序,就算有伴侣,也会时刻担心对方变心,害怕总有一天会被抛弃、失去对方。通常这是由“不自信”变形而来,其中一个常见的原因是父母以“如果你(学业)不够好,我们就不爱你”造成的影响,于是内建了:“我得听对方的话,才能赢得对方的爱。”所以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我对他这么好,什么都听他的,我这么爱他,他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殊不知,一个失去自我的人,就像是一个没有地址、没有定位的房子,别人想寄包裹(爱)给你,都不知道寄到哪儿,因为你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别人怎么找得到你?怎么爱你?

 

遇到这类木马程序的解法是→ 会让人受苦的,从来不是爱本身,而是人对于爱的信念出了问题。爱情是让我们体验‘自己究竟是谁’的心灵之旅。”在所有关系中,最重要的就是与自己的关系,如果你为了让对方爱你,什么都听对方的,忽略自己真正的需求与感受,你对爱情的感受从一开始就是负向频率,所以结局只会是负面的,因此觉察自己在面对感情这个议题时的频率所在,就是“解铃还须系铃人”的破解之道。

 

模组四:怀疑对方出轨模组

 

若父母关系不佳,有一方怀疑另一方出轨,对孩子较容易产生负向影响:不相信爱情。如果是由孩子发现父亲或母亲出轨,那孩子可能还会产生愤怒与无力无助的情绪。我曾看过一个案例,小时候他发现母亲在跟情人偷情,他心想,如果父亲知道,就会导致他们吵架离婚,所以他隐忍不说。但他内心既同情父亲,又恨着母亲,长大后,他开始出现莫名的后天肌肉萎缩无力症,医生也检查不出他的病因。而且只要他一谈恋爱,怀疑对方在外面有别人,肌肉无力就会变严重。

 

如何知道自己有没有“爱情疑心病”?只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打电话给伴侣,假如你目前目前没有伴侣,也可以假想未来的伴侣,如果他没接电话,你第一个念头是什么?对方在忙?手机掉了?跟别人在一起?如果是最后一个答案,那就是得了“爱情疑心病”。

 

正因为不自信,导致不相信对方会爱他,怀疑伴侣身边的异性、同性友人,有时还会跟孩子、宠物吃醋,这会让对方非常抓狂,也是破坏两人之间爱情的心魔。日本电影《不能犯》中就有一个父母离异的女子,在被别人挑起“怀疑”的心魔后,开始怀疑自己即将结婚的未婚夫跟同事搞暧昧,甚至开始产生“幻觉”而把未婚夫刺成重伤。

 

模组二、三、四都是“对爱没有安全感”的状态。

 

遇到这类木马程序的解法是→所以,如果我们的“爱情疑心病”再度发作,自己先暂停,不要把这频率发射给对方,先让自己从原本的角色跳出来,置入对方的身体里想一下:若有人拿怀疑的事来质问我们,面对这样的质疑,我们会感到如何?会不会想躲离对方?唯有跳出自己的盲区,才能看清自己为何一直无意识地在创造不想要的未来。这就是《心经》中所说的:“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模组五:嫌伴侣不够好模组

 

其实有这个木马程序的人,大部分是因为小时候自己也被父母、老师、亲友嫌过不够好,所以等自己有了伴侣、孩子,也会无意识地投射此模组给对方,往往伴随着“控制”模组,造成家庭关系的紧张。

 

有好几位女学员都中了“嫌老公不够好”的木马程序,这往往会造成先生觉得太太看不起他,老是管他、命令他、教育他、找他麻烦的紧张状态,久而久之,可能就想去外面找别人来肯定他,有不少外遇就是这样引起的。

 

遇到这类木马程序的解法是→试着换一个方式看自己的先生,把他当做别人的孩子,想象一下他是怎么出生、怎么被疼爱、怎么长大的,你先生只不过是一个长得比较大的男孩,而你是以你‘父亲’的范型去看他,觉得他应该要这样、要那样,才算是一个好父亲、好先生。

 

但木马程序就躲在‘应该’这两个字下面,‘应该’背后就是你预设的一连串标准,这些标准就是让你与他关系紧张的主因。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先生也以他母亲为模板,拿一堆‘好老婆应该要如何’的标准来检核要求你时,你会如何?所以,当你又开始嫌弃他的时候,试着把他当成你的‘孩子’,这样会多一些耐心与爱。爱比任何标准、原则都重要,不要以理伤情才是破解木马程序的关键。

 

模组六:爱情控制狂模组

 

在电影《喜欢你》中,一位事业成功的企业家是高度完美主义控制狂,遇上一个自由挥洒人生与料理创作的女主厨,他所有的爱情控制木马程序都被她一一颠覆与打破。 “控制”用在事业上或许可以成功,但放在感情上铁定出问题,因为“控制”出于对自己、他人、环境、未来时间的不信任,但爱情的前提就是“彼此信任、不可控制、无法量化的自然状态”,二者在能量本质上背道而驰。我称之为“双面刃课题”:金钱、事物能被控制,人的情感却不行。

 

解法→强项平移弱项法:用自己强项的能力,对治自己的弱项。例如:在爱情上有很多木马程序的人,在金钱上通常没有木马程序。既然金钱是“强项”,爱情是“弱项”,就把对待金钱的态度,“平移”到爱情这部分。

 

举例来说:当有一个追求者来到面前,我们又开始产生一连串的担忧、焦虑、恐惧、没安全感、害怕失去、害怕受伤……就思考自己对钱是什么频率:不焦虑、不恐惧、不计较、不害怕失去……然后将这种正向的频率转移到对爱情的态度上。反之亦然,如果爱情是你的强项,金钱是你的弱项,就将你的正向频率转移到金钱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找出自己的“感情木马程序”呢?

 

——如何通过列理想伴侣清单,找到隐藏的感情木马程序?

 

无论你现在有没有恋人,拿出一张纸,根据我们心目中的重要性,依序列出“理想伴侣应具备的条件”,然后思考这些条件自己做到了几项?

 

举例来说,如果我们希望伴侣“ 负责任”,先问自己是否“ 负责任”。如果不是,我们就必须先让自己做到,只要我们做到了,也就不需要要求对方“ 负责任”。如果我们觉得自己是负责任的人,负责任的“标准”有哪些?为何要列这几项作为自己理想伴侣的标准?我们是出于忧虑、害怕什么才列出这些条件的?这些“忧虑、害怕”的频率就是造成现在或未来两人关系紧张的“感情木马程序”。

 

当我们在列“理想伴侣”条件时,同时也正在分析自己的内在和欲望。有可能缺的就是爱、自信、安全感,例如:觉得自己不够好,所以找更好的人,我们所设定的标准,比如:高富帅、白富美、高学历、负责任……这些标签就是我们与对方之间的差距,是彼此痛苦与争吵的来源。 

 

通过我们填写的表格,自己可以好好清理隐藏在我们的理想伴侣清单上的“感情木马程序”,不要让它们继续破坏你的爱情关系。

 

当我们对爱设标准,每条“理想”“梦想”条件,都将变成现实残酷的考题,同时也变成框住两人的狭窄牢笼,变成双方争吵与痛苦的来源。这份由我们列出来的“理想伴侣”的考题,考的就是无条件、无标准的爱。如果我们已经有伴侣,可以回溯当时选择对方为伴侣的理由,想一下,这些理由是出于爱还是恐惧的频率?其中是否有导致我们之间相处问题的木马程序?

 

范可钦说:“所谓爱,就是当一见钟情、激情、蜜月期、存款、美丑胖瘦、名利成就、健美好身材、年轻脸蛋、乌黑茂密的头发……统统拿掉之后,你仍然珍惜对方。”我们也可以反其道而行,既然知道答案是“无条件的爱”,遇到任何问题就以这个最终答案来思考自己该怎么选择、怎么面对、怎么做。

 

找寻木马程序清单如下——

1.心目中理想伴侣,真爱的条件?

2.你为何设想这些条件?

3.你自己能否做到这些条件?

4.如果对方拿这些条件要求你,你感觉如何?

5.你的梦中情人是谁?例如身边的那个人或那个明星?

6.一旦你遇到这样的对象,你觉得自己配不上对方的地方有那些?

7.你从这些问题中找到了那些木马程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