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心灵》之如何突破束缚我们成长的信念系统
(2018-09-28 09:07:32)
标签:
哈雷心理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哈雷信念系统 |
分类: 哈雷读书笔记 |
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生活下去的内在法则,面对种种事物的处理态度,就是自己的信念系统。信念系统由信念(事情应该是这样的,大部分存在于潜意识里),价值(什么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和规条(做法)组成。我们的人生是否快乐由自己的信念系统运作模式决定。
什么束缚了我们的成长——
人的信念系统形成途径:自己的亲身体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观察他人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接受别人灌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自己总结(我算是看明白了,男人没一个好东西)。
身份的局限性信念和妨碍成长的信念是束缚我们成功快乐的两类信念体统。
1.身份的局限性信念:我没有能力;我没有可能;我命里注定要受苦;是阻碍我们迈向成功快乐人生的大坑。没有能力是当下,没有可能是否定未来,命里注定是否定了成功快乐的资格。
2.妨碍成长的信念:
使自己失去学习机会,因而不能有所提升的信念:(你没有资格教我);
使自己留在原地、停滞不前的信念(在这个环境里,我们应该知足);
减少使自己有更多选择的可能性,限制本人能力发挥的信念(以我的身份,怎能随便上前跟他谈话);
把责任交给其他的人事物,因而自己无能为力(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把原因归结为一些不能够控制的因素,因而不能挑战或者改变(我天生就这样,怎么办)
维持自己“没有资格的”的身份信念(我哪会有那么幸运)
类似这种信念限制了我们的行动是阻碍我们迈向成功快乐人生。
如何突破束缚我们成长的信念系统——
1.由内而外改变你的信念系统、价值观念
创造、增大、转移价值
增大所做事情的价值:每天重复家务劳动是枯燥乏味的,增大价值:做家务可以减肥,保持良好的身材,从而让你更有魅力,每天拖地半小时可以让你消耗112卡路里的热量,使你保持魅力。
转移价值:每天照顾孩子,可是孩子顽皮淘气,于是会冲孩子发脾气,我是个坏母亲,失败的母亲。重新解释这件事情:我每天要好好享受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即使吵架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我想当我真正享受这一切,发脾气的次数会变少。
增大自我价值:让自己更加自信的做法:言出必行、言出必准;有所为、有所不为;接受自己,肯定自己。言出必行,言出必准:言出必行--信守承诺,但不要轻易承诺。言出必准是你说的与你内心的认知感觉一致。有所为有所不为:以三赢为衡量准则判断行动,不伤害别人为限度,当然要量力而行,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拥有的能力和承诺自己没有的能力才是聪明的做法。接受自己不够好的行为和行为结果,但是不要否定自己的可能性和资格,通过做到,多做到,做的更好获得更多肯定使自己表现满意并感觉满意。从根本上增大自我价值。
2.改变信念的方法—拥有重新解释事情的能力
一个人出生时是没有信心,念系统的,所有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都是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由生活体验而产生的,因为永远都有新的生活体验,所以一个人的信念系统也从不停留在静止状态,而是不断的出在变化之中。如何改变一个人的信念系统?
松动信念的方法
第一,改变标签,例如等他回来吃饭,自己先吃东西是不尊重他,标签,不等待他回来边吃东西是照顾自己新标签。
改变标签的定义,自己因为太热而没有力气,从而产生抱怨情绪,他回来后你不能给他很好的照顾,这才是不尊重他呢。
审视背后的动机,找出事情背后的正面动机,不等待他回来边吃东西,使我有力气做家务,进而把东西收拾好,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等待他回来。
极度延伸。对他说你继续这样做,最终会有什么结果继续这样做,偶然的胃痛会变成长期的胃病,身体坏了,什么事情也做不好,情绪也会越来越坏,两人的关系会越来越紧张。
破框法,很多人在今天的环境里感到事情不如意,内心充满疲倦,无力感,愤怒,内疚,无奈,甚至厌恶生活的感觉,其中的原因便是一些局限性的信念,所控制的行为模式得不出效果,如想人生有更好的效果出现,必须先改变这些信念需要改变的信念,也就是日常口边挂的思想框架的。
我们的三个思想框架是应该如此,托付心态和没有办法。
应该如此:简单的说事情理应如我所认为的发生。我们无需有这种能力,也可以开心,成功的过日子,只需要提醒2点,1:事情发生了,自有它发生的理由我未必能够知道,但我必须接受已经发生的一切。2抱怨事情不该发生事不让自己成长,如何配合已经发生的事情,给自己制造开心的机会才是重要的。
人生在世,本来就无法要求事事如愿,每天出现的大部分事情,我们只能按实际情况而处理,从中努力,取得更多,更好,再继续走下去。
托付心态,是把自己生活中快乐的控制权托付给别人。日常生活,人际关系当中,这种托付心态,很容易遇到某人说了两句话,自己心里边不是滋味,责怪她不体谅上司,感叹一下生意的难做,自己便担心有可能会裁员,以后的日子不知怎么过,顾客出现少了一点的反应,自己便觉得受气。托付心态的由来是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建立出来的自我价值不足,自我价值不足,便需要外面的补足和别人的迁就。
每个人都需要照顾自己的人生,人生中的快乐也只能有自己才能找到,如果依靠别人才能成功,就算有这个可能也是危险,因为别人既没有这份能力,也不一定会永远在你身边。当婚姻或工作出现问题,队伍感到自己很迷茫的人,往往就是平日里抱着你应该照顾我的托付心态。
没有办法的心态,是一种导致无法突破的执着情绪,办法不是指一个方法,而是指一个人至今已知,已做之外的所有方法。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人固执于某种行为或处事模式,而同时又对效果不满,这些人容易把责任推给他人。某个目标是否值得我们去努力,由我们本人能决定,但是某个方法是否值得我们去尝试,只需要为自己三个问题,如果答案都是yes,马上去做这三个问题是1.结果对我有好处吗?2.我想在短期内得到这份好处吗?3.这些好处能否符合我好你好世界好的要求
应该如此的办法,我们知道世界上所有事发生了,都是应该发生的,我们不应该坐在那里抱怨,而应接受和平现有的情况,做最好的配合,托付心态的办法,每个人照顾自己的人生,不假手他人,没有办法的办法,凡事至少有三个解决方法,我总有选择。
意义换框法:世界上所有的事情是没有意义的,所有的意义都是人加上去的,既然是人,加上去的一则一件事情,可以有其他的意义,也可以有更多的意义,可以有不好的意义,也可以有好的意义。
换框法对一些因果式的信念最为有效,因为上级挑剔,所以我工作不开心,可以改为上机挑剔,所以我工作积极,因为我想得到他的认可。
环境换框法:同样一件事情或一件东西,在不同的环境里,其价值会有所不同,找出更有利的环境,便能改变对这个事情和对这个东西的价值,因而改变了有关的信息。
价值定位法,一个人对某一件事情的价值观,既是希望该件事对给他的各项价值,需要按大小轻重作出排列。如找一份工作,有个人首先是:理想的工作,首先用问他四个问题,1.理想的工作,什么最重要2.理想的工作能够带给你什么?3.理想的工作你可以得到什么?4.理想的工作你最在乎的是什么?
这四个问题,就像一件木屋的四个窗子,每个窗子都能让人看到里面的东西,但不是全部,且分别从四个窗子里看到的东西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