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从“倾听”开始

标签:
婚姻家庭情感 |
分类: 婚姻家庭-牵手一世情 |
中国有句古话:“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如果问知己是谁,对于已经恋爱或结婚的人来说,恋人或配偶应该是知己之一。对于相爱的两个人来说,往往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都乐于说,也都乐于听对方说。
然而也曾听过,一对恋人或夫妻每天都有见面时间,可是一方或者两人都抱怨缺乏沟通,不明白彼此在想些什么。
交流很少,二人之间的了解就少,可是因为关系已至朋友之上,就又渴望二人之间心灵契合。期待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可能使得两人在开口之前就已经有失望、伤心的情绪,便更容易话说两句就有争执了。
不如先听吧
关系出现恶性循环,其实常常是无法去揪清楚谁对谁错的,更也没有“因为你先……,所以我……”的先后之分,去争执这些,是全无意义的。
若是希望恋人或夫妻的关系犹如港湾,在关系中是可以彼此理解和依靠的,那么,就从学习“倾听”开始吧。无论谁先开始去倾听,都会让关系开始正向流动起来。
在交谈的时间,倾听是为了解对方的思想、感觉和愿望,倾听时试着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真诚地问一些问题,但不是以不耐烦的方式随口应和。这样,当对方吐露心声时会认为你是了解他的人,则会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开怀。
专心听
不要一边听,一边做其他事,这会让对方觉得不被重视。如果目前在做的事让你无法分心,就告诉对方。
“我很有兴趣听你说,而且我想给你给你全部注意力。但是我现在没办法,如果你给我10分钟(或多长时间)完成这件事,我可以坐下来听你说话。”
听出感觉
问你自己“TA正在体验什么情绪?“如果你认为有了答案,就说出来。
“这一定让你很开心吧!”,“感觉你好像在忧虑什么?”这不仅给了TA机会说明TA的感觉,也传达了你在专心听。
非语言
紧握的拳头、眼泪、皱眉、眼神转动都可以给你关于对方感觉的线索。
有时言语和非言语传达了不一样的信息,比如明明在说一件很难过的事情,可脸上却带着笑。这可以请求对方说明,以确定你真知道对方在想什么,感觉什么。
不要打断
有研究称,一般人听人说话,只过了17秒,就会插嘴,发表自己的意见。
要记得,你的目标是发觉对方的想法和感觉,聆听比给出意见更重要。不要试着去争辩一些你不同意的看法,或是急于去矫正对方,而是去了解。
所以,当对方说话时,要让TA说完再开口;这是对别人的尊重,更是完整沟通的重要技巧。
只想被倾听或是求助
在给出意见时,可以先问,“你需要我做什么吗?”如果TA表示不需要,你就明白,TA只是需要有人倾听,若是你好心给出一大堆意见,只会让TA觉得你是个热心的好人,但不是能够了解TA的人。
如果你与爱人一同有这样的时间,会对关系都大有益处。说的一方感受到温柔、理解和爱,听的一方更接触到对方的内心世界,也会有被信任的感觉。长此以往,当倾听成为一种习惯,两人就会更贴近对方的心,真成为可羡的知己。
现在开放和本文相关的提问,如果你有有关恋爱交友、夫妻关系的问题,并且愿意游老老在微信公众号上公开作答的,欢迎提出。为了能回答得准确,提问请不要少于100字,提问主要内容请包括:
1、事件(发生了什么?)
2、这个事件对你们关系上的影响
3、你的期望
我们不能保证接到提问就立即回复,但会尽快处理,公开回复。谢谢!
(为保护隐私,请勿使用实名提问)
扫一扫
解锁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