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仁爱心理原创】MBTI性格分析之判断(Judging)与知觉(Perceiving)

(2014-08-07 20:00:51)
标签:

个人成长

mbti

分类: 个人成长-成长不烦恼

【仁爱心理原创】MBTI性格分析之判断(Judging)与知觉(Perceiving)
作者:刘鸿娇(本中心专任心理咨询师)


上次我们说到性格分析的理性与感性之分,这次我们一起来看性格分析的第四个层面,也就是我们喜欢的生活模式是什么?分为判断与知觉。


 

判断VS知觉

我们可以去看看一个人的房间,房间常常是非常整洁还是所有的东西随意的堆放呢?如果一个人更喜欢的是有系统的摆放,那么这个人可能就是判断型的人,而更喜欢随意堆放的可能就是知觉型的人。不过这也不是完全的定论,有的人是判断型的人,但是因为不关注房间的摆设,心思不在房间整洁上所以房间也可能是比较乱的。


 

接下来我们具体了解判断和知觉是什么?判断型的人,目标很明确,他们做事果断,充满计划,会避免最后一分钟的压力;而知觉型的人,认为过程更重要,需要大量信息才能做决定,容易摇摆,比较散漫,喜欢不同的经验,发现惊喜,常常有最后一分钟的爆发力。如果布置一个任务给两种类型的人,判断型的人会赶紧做计划,一步一步应该如何做?而知觉型的人,则可能先把任务放一边,到了快截止的时间才会重新拿起来。


 

相互了解、人际和谐

这两种类型各有其优缺点,判断型的人,做事果断,比较利索,但是有时候也会显得武断和刻板,不太容易变通;而知觉型的人,比较有弹性,能够较好处理突发状况,但是却容易拖延和散漫。


他们在生活中的表现也是非常明显的,特别是在伴侣关系中,如果两人类型不同,非常容易引发冲突,容易指责对方的劣势。但是如果双方都能够意识到这是对方性格与自己不一样,而不是他有问题,那么优势互补则会让关系进入良性循环。所以两种类型的性格最好能够接纳对方的性格,并且尽力去修改自己性格劣势。比如,判断型的人需要更有弹性,而知觉型的人则需要更多的自制。


 

调整做法而非改变个性

不过常常发现知觉型的人希望改变自己散漫的状况,就给自己非常严厉的时间计划,这是不合适的。知觉型的人在给自己做时间计划时一定要知道自己是知觉型性格的人,是不喜欢过分详细的计划,所以要给自己有弹性的时间计划,否则坚持的时间会很短,并且容易导致极大的挫折感。


而判断型的人由于果断,且按计划行事,所以在主流社会的社会赞许较高;不过判断型的人也要能够宽容与接纳知觉型的人,且让知觉型的人来弥补判断型所不擅长的应变能力,不会让人觉得他是冷酷刻板,缺乏弹性。


 

了解和学习性格是期望我们更了解自己,也更了解他人,从而更接纳自己和他人。我们不是把自己改变成另外一种性格类型,而是学习扬长补短!这样做,不单让自己活得开心,更能够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仁爱心理原创】MBTI性格分析之判断(Judging)与知觉(Perceivin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