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黄萍萍(本中心专任心理咨询师)
引言
有人说若有什么比世界末日更可怕的,那就是面对「未知」。
不靠谱的“安全感”
“去工作吧?”
“不,本科学历,万一找不到呢?”
“考研吧?”
“不,考研的人千军万马,万一考不上呢?”
“创业吧?”
“不,社会太危险了,万一亏本了呢?”
“找个人嫁了吧?”
“不,什么都不会,万一婚后被抛弃了呢?”
……
人生就是这样,一路走来有万千种选择,但是十字路口却没有任何指示牌,告诉你哪条路通往更好的未来。那就站在原地吧,或者选择大多数人走的路,这样至少更能预期一些,比面对「未知」的恐惧似乎要好受些。
对了,还有一种迷惑人的东西,就是为人类这种恐慌而设计的,那便是星座。星座的说辞为人们找到了解释自己情绪或是个性上的一些特质.星座党不要打我呀。
“我们射手座就是有点自由散漫。”
“我们巨蟹座本来就贤妻良母有点啰嗦。”
“我们处女座就是有点神经质。”
“我们双子座本来就是情种。”
……
安全的「牢笼」
哦,对了,喜欢每天看星座的都是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我猜很多人会喜欢这句话。
是不是给了你的行为一个确定的解释,这种确定的解释让人多么有安全感呀。在广袤的宇宙中,作为一个微小的人,何去何从,怎样才是应该有的样子,星座给了解答,并给了你任性的机会。这设定就好像是人生十字路口的路标,明明指出了方向,终于可以不用惴惴不安地选择,只要顺着走下去就好。
然而,指向的方向真的是你愿意走的吗?真的能带人去一个更丰盛的地方,让人心理和情绪上更自由吗?确定不是为不敢踏出笼子的人给出了绝佳解释?人不是真的喜欢笼子,而是相较之下,笼子里虽然不够自由,但是比起走出笼子面对「未知」更安全。
自我验证的牢笼
在各类人们自己创造出的牢笼中,最牢固、冲击最大的是一种名为「自我验证」的东西,它让人的生活在惊悚的和欢乐的纠结中;严重的一方面在万般恐惧中不理性地坚信心中的那个恶梦一定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另一方面当「逃过」这个恶梦时又欣喜万分。
就拿我来说,过去我很怕坐电梯,每次进电梯都带着必死的觉悟,而每次出电梯简直有一种死里逃生的轻松。
“电梯一定会发生故障的,它会突然失灵,直线下坠,而我会各种骨头错位,惨烈死去。”这是我所坚信的,于是,我不断验证着。当电梯出现了一点小小的不对劲的微妙的声音,我便吓得手心直冒冷汗。别人告诉我千万次没有发生任何事故的经历我都不以为然,但只要一个人告诉我电梯里曾经发生了什么,或是新闻里说到某个人因电梯而死,我当即相信,并伴随着一种说不出的恐惧中夹杂着轻松的感觉。随即几个星期不坐电梯爬11楼,直到有一天开始新的循环。
“看吧,我就知道。”人类极其需要这种感觉。
电梯毕竟还算是小事。最重要的是这种“安全感”的需要,让人不断去验证“他不可能爱我或一直爱我”。于是,人们掉在“爱我,但不要爱我,可是爱我……”的怪圈当中,时不时爆发的怀疑,和接着而来的「验证」过程,终于破坏了关系,也终于验证了“他不爱我”的事实,再开始新一轮的“他爱我,但是他不爱我。”如今不少的年轻人就是在这样的「自我验证」中耗蚀了青春和数不过来捕捉幸福的机会。
结语
假设、验证给人带来的都是不真实的,无法给人真正的安全感和稳定感;相反的会把人带入一个负面心理经历的恶性循环和死胡同;也把渴求的温馨人际关系给封杀了。
若有人感觉自己有这方面的倾向,都可以通过自己学习,或是借着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协助,找到「自我验证」的问题根源,打破心理牢笼的禁制,有勇气迈出步子,去真实经历和面对每一天的「未知」,体验来自「未知」的挑战和祝福,才能让人真正成长和强大起来。
推荐阅读本中心专任心理咨询师刘翠平老师的文章:《真实地面对自己----解决关系冲突上的一个重要关键》http://blog.sina.com.cn/s/blog_85f485470101kxvt.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