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你看到孩子的需要了吗?

(2014-06-07 20:00:00)
标签:

育儿

教育

分类: 亲子教育-亲子总动员

【原创】你看到孩子的需要了吗?

刘俪(本中心专任资深心理咨询师)



再吵,老虎来吃你了

日前到户政事务所办事情,在等候时看到有位妈妈不耐烦地对她那三、四岁的孩子说:你再吵我就叫警察来把你抓走惊恐的孩子马上停止哭闹,两支胳臂紧紧地搂住妈妈的脖子,好像深怕被警察带走!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这个孩子已经被吓坏了!因为当时正值中午,可能孩子肚子饿,或是等太久累了,总之我感觉这孩子哭闹一定有理由。


如果是你的话,你会怎么做呢?是不是也像那位母亲一样,粗暴地吓唬孩子,发泄自己的不高兴和不耐烦?这是我们的直接反应,通常来说也很有效,但结果却非常的负面,会让孩子害怕、恐惧、挫折、无奈、无助,也抑制孩子情绪正常的表达。


先心情再事情

每一个情绪后面都有一个故事,在孩子有情绪时首先帮助孩子标明他的情绪,在标明情绪时也同理他的需要、困难和期望(这就是找到情绪的故事),让他的情绪先稳定下来后再来处理事情,或是教导是非对错。


以上面这位小朋友为例子,妈妈可以温和地说:妈妈知道你累了,想要回家吃午饭和睡午觉是不是?这里好无聊唷!当孩子看到妈妈理解他的感受后,他可能会委屈地点头,然后妈妈可以说:妈妈也想快点回家,只是事情还没有办好耶!好不好我们再等一下下?可能的结局就是孩子安静地、耐心地再跟妈妈等候一会儿。


粗暴地管教可以收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却可能会让孩子的心理受到严重伤害;我也听过一些父母亲说不需要这样呵护孩子的心理,他需要经过挫折才能强大,但问题是如果不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他们哪来的抗压能力呢?这种教养方式,谁敢说自己能拿捏的恰到好处呢?倒不如从小让孩子有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和过程,等到他长大后才真正有能力对抗风暴。


如何在孩子有情绪时同理他的需要、困难和期望?

 1.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让愤怒霸占我们的大脑;

 2.观察孩子此时都有些什么样的负面情绪;

 3.试着去猜想这些负面情绪后面的原因为何?他想要什么?他在担心什么?难过什么?害怕什么?

 4.以温和的口气、语调说出你的猜想,问他是不是这样?

 5.如果说错了,谦卑地接受指正,然后可以再猜,直到猜对为止。


通常经过这一个步骤,孩子的情绪基本上就会平稳下来,待他情绪平稳下来后再跟他讲道理。这个方法对年龄较小的孩子很有效,那对年龄较大的孩子怎么办呢?对年龄较大的孩子就要多听和多问,了解他们当下的感受,不批评,不责难。旅美心理学家黄维仁博士曾说:聆听就是爱,了解中有医治!当我们愿意以一个敞开、接纳的心来面对孩子的需要、困难和期望时,他的心理需要就被满足,也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了!



推荐阅读刘俪老师的另一篇文章:《摸到孩子的心》http://blog.sina.com.cn/s/blog_85f485470101k9w4.html



【原创】你看到孩子的需要了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