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么爱孩子?
(2012-11-27 14:47:39)
标签:
杂谈 |
分类: 亲子教育-亲子总动员 |
文:青逸
一天在火车站等车,有两个孩子一直在吵闹着,目光就不自觉地被他们吸引。在我心里,孩子是天使,是为家里带来欢乐的小天使。只是坐在我对面候车的两个孩子争吵声却是不绝于耳,后来偌大的候车室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两个小家伙的身上。
从孩子的外婆那儿了解到这个两个孩子一个是她的外孙,比较懂礼貌,安静一点,而另外一个比较聒噪孩子的则是她的孙子。和他们同行的还有这位外婆的女儿,从辈分上讲是小一点孩子的阿姨,大一点孩子的姑姑。
姑姑就一直在和外孙玩游戏,却没有理会一旁早就义愤填膺的孙子。这个小孙子大概5岁左右,就一直想要和他们一起玩,他时而骂一会他姑姑,时而吵闹一下奶奶,口里也嘀咕着:“没人和我玩”。
外孙(也就是他表弟)和他玩游戏时他总是输,小孩就更加气愤吵嚷着要打表弟。这时候奶奶看到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俩孩子身上,就狠狠的捏了孙子一下,小孩子一下就哭了起来,只是碍于人很多就狠狠的忍住眼泪,直到姑姑找他一起玩,他就很快又投入到玩耍中。
我在一旁看着,就很好奇这个孩子为什么会这样表现,很要强,希望人陪自己玩,却用着错误的方式,而且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嚷,完全不似他表弟那般有礼貌。我就问了孩子的奶奶,奶奶说,这孩子从小是她自己带着,妈妈很小就离开他了,孩子从小就很要强。
原来如此,一个缺失母爱的孩子,自然更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喜爱,但是他却采用了错误的方式。其实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合理的表达他的需要,而不是通过破坏、喧嚷来表达自己需要。
另外一点,孩子的心情其实并没有被了解,他嫉妒他的表弟为什么得到那么多关注,他只是想要多一点关注而已,却反而被奶奶打。这就是家庭教育需要引起关注的地方,孩子的情绪需要父母亲了解。
作为奶奶最好的方法是告诉孩子:“孩子,奶奶知道你感觉到失落和伤心,但是打人、骂人和在公众场合喧嚷是不对的,奶奶很爱你,表弟和姑姑也是,你可以换一种方式加入到他们的游戏中,奶奶相信你。”这样的话,孩子的情绪被理解了;也做到了管教——公众场合不宜喧嚷,以及要尊重人;并且也引发孩子思考——如何做才能更好的参与到他们的游戏当中。
其实爱孩子的道理很简单,就是爱里要有原则和管教,但是真正去施行却是不容易的,因为父母亲也有自己的情绪被激怒。所以父母亲合理及时处理自己的情绪,再管教孩子是最为合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