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美丽老家 |
古柿树下聆听光阴下的故事!
这是一个古老的柿树,它在鲁山县仓头乡魏庄村悠悠度过了三千多个春秋。
走近柿树,树荫蔽日,空气清新,身觉凉爽,人与自然,和谐舒畅,享受之极,都市难觅。瞧,树肩两枝相依,共度艰难岁月,结成连理,如胶似漆,终生不悔,誓不分离。可贺可叹,可歌可泣!
村中有一老者,景氏鹏年,年逾九旬,仍耳聪目明,谈及往事,依然如初。柿树曾遭雷火剜心,身分四瓣,鹏年伯父鸿佑,于光绪年间,铁锢捆绑其身,以防再损。岂奈古树生性豪放,不受约束,挣脱羁绊,依然故我。后鹏年继奶,不忍树毁,再度铁锢加身。再度被柿树挣脱。后人只好作罢,赐柿树以自由。鹏年顽童时代,树躯内可容四人对坐,玩牌戏耍。现今残锢尚在,柿树却四瓣存一,虽饱受虫蛀之痛,人为刀砍火烤之熬煎,仍以超常的毅力,用四分之一躯壳,支撑着庞大的树冠,繁衍着茂密的枝叶,生生不息,远古到今。
古柿树上是一本历史,班驳而坚挺的树皮流泄出悲壮和不屈。它记载着三千多年来魏庄村乃至它所看到听到的人间沧桑之变化,经历了浩劫与疯狂,繁荣与欢唱。在闹饥荒年代,用它开的花,不知救活了多少被饥饿索命之人。据鹏年老人讲,古柿树不敢结果。不定哪一年在某一方结三至五个柿果,个头不大,结果的方向将预示会出现年成儿(闹饥荒)。人们经常焚香祈祷,同柿树协商,千万别结果。古柿树挺有灵气,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配合的很默契,祝福着方圆年年都是好收成。古柿树给人们带来了福荫,据说,原可遮荫一亩地,夏日人畜共乘凉。它给人们留下的是含蓄、慈爱。昭示人们坚贞不屈、逆境挺拔、奋发向上和无私奉献。它从不表白自己,也从不向人们提出什么要求,哪怕是至今仍在承受着许许多多“铁牛儿”虫蛀之巨痛,面临生存危机,也从不呻吟一声。它把大自然赠与的营养,精心转化成造福人类的精神和物质,鼓舞着人们奋发图强,昭示着人们与时俱进。它洒脱超俗,只有奉献,从不索取,也无私利。与古柿树相比,自愧难及。
它是一首无言的诗,让人们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细读、去品味、去感悟、去创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