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市场的瞎扯淡

(2013-06-24 22:51:00)
标签:

股票

对市场的瞎扯淡

    A股市场你若说他无效,那自然就是无效,但是你若说他有效,我在今年也确实基本预测准了几个顶部,这些顶部基本不靠技术分析,也不靠什么消息面,资金面。

    比如我在3月8日看空平安银行,http://xueqiu.com/5657933100/23227109,是因为其净利润增长并不完全真实,至少他的增长不是是同样的拨备下实现的,并考虑其他因素如涨幅、相对估值等,提出看空。3个多月下来,30%的跌幅是有的,当然银行股的拥护者们仍会用估值低廉来攻击我不懂,但是市场就是这样,很无情。

    再比如我在3月28日看空兴业银行,http://xueqiu.com/5657933100/23418664,看空理由就是地方债务问题和影子银行问题,至少从当时的文件来看,相关监管层希望收缩地方债务问题,并对影子银行实现有效监管。这些其实都是银行股的重大利空,在实体经济疲软信贷需求不振的背景之下,收缩这两块银行增长点的业务,显然让市场看到了做空银行股的兴奋点。对于这两点我看到@不明真相的群众 先生今晚力作《钱为什么贵?》http://xueqiu.com/1955602780/24226886帮我解释得很清楚,风险何在?其实就在于人们担心不可持续,到底里面有多少坏账,人们没有兴趣知道。

    虽然说估值低廉的银行股被人们认为市场无效,但是在笔者看来,最近银行股的下跌因果循环,并不意外。

    之后,大家知道我的成长股的爱好者,但是尽管如此,我在今年5月16日以最简单的估值问题提出了《标杆式成长股动态市盈率普遍已达40倍》http://xueqiu.com/5657933100/23846289,以此对成长股高估的担忧,虽然成长股在本人提出该观点以后仍疯狂表现了一段时间,很多成长股爱好者也对我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成长股不应该看估值,只看趋势是否改变。而我也以实际行动将手中持有的成长股一一卖出——《批量卖出成长股/创业板对不对?》http://xueqiu.com/5657933100/23861637。其实正是对市场的担忧让我最近在下跌中非常悠然,反而因为逆回购利率飙升,不但没有在股市中亏损,反而资金利用率达到历史平均最高水平(过去在空仓以后的逆回购利率没有这么高)。之后在创业板的上涨中我更坚定认为创业板上涨可能将结束,并认为有两大杀手。http://xueqiu.com/5657933100/23929322

    在这些文字中,只是个人当时对市场的简单看法,事实上,这些基于最简单的逻辑的看法反而并没有失效,我认为市场仍然有效。那么笔者今天就再就几个简单的逻辑谈谈对市场的看法。

    1、深成指放量创下09年3月以来新低,个人认为上证综指的1949点只不过是一张纸,随时可破,支撑的逻辑是以银行股为代表的蓝筹股杀跌显然还未尽兴,民生银行今日跌停仍有31万手卖单封死,而上证综指今日最低点位1958点离1949点只不过区区9点而已,银行股一个波动足以让1949点的底部轮荡然无存。

    2、对中小板的看法,这个比较复杂一点,笔者上一个最简单的技术分析图:
http://xqimg.b0.upaiyun.com/13f769dfc2621a3fd5c2b082.jpg!custom.jpg 查看原图从这个图可以看出中小板    指数自2013年1月14日大阳线以及之后长达4个月铸就的超级平台已经在今日跌破,按照熊市不言底的简单逻辑,目前中小板下跌可能仍是一个前奏。

    3、创业板过于坚挺,然而亦有部分逻辑可以推到,这些逻辑也可以印证到中小板上:a.中报大考即将来临,在过去的半年多时间里,人们已经把优质股普遍炒到了60倍静态、40倍动态的估值上,中报业绩的披露可能使得部分伪成长股出现戴维斯双杀(业绩不达预期的同时对估值进行下调),而缺钱的大背景目前看来似乎好像有所确定,至少短期大家认为相关部门不会出手相救,在资金持续流出市场(变现用于其它地方自救)的这种预期之下,中小板、创业板难有过去半年的那种坚挺局面,而在IPO这一预期之下,更难有良好表现。

    这还是一篇漏洞百出的瞎扯淡,因为没有人能够把文章写得滴水不漏,每一个字都考究,除非只是在讲述1+1=2的道理,好在我觉得只要自己看得懂就好。

    观点:中报陆续出台的7、8月份,中报良好表现的成长股越加珍贵,可能面临成长股投资者抱团的现象,从而出现真的成长股更贵的局面,而市场对于宏观经济预期改观之前,蓝筹股仍难有良好表现,高分红个股可以为避险资金提供安全港湾。另外,可转债在此轮钱荒过去之后,将迎来稍有的战略投资机会,个人关注的中行转债无论是价值上还是收益上抑或是安全性上都已经出现了稍有的配置机会。

    下半年的投资策略个人认为是真成长+高分红+可转债的动态平衡,另外仓位在市场偏好持续向下的背景下,适合控制,以防小概率事件发生,可以参与国债逆回购以获得固定回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