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江苏化学卷第16题中的一个问题

标签:
ph氧化还原平衡能斯特方程标准电极电势还原能力降低 |
分类: 高考试题解析 |
应如何看待pH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溶液酸碱性对氧化还原平衡进行方向和程度的影响,原本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只要看看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所处的位置,通常就可以直接做出准确地判断。
如,对于反应,3HClO+2NO+H2O=3Cl-+2NO3-+5H+。由于其产物端有H+离子,所以当体系中的H+离子浓度减小时(pH增大),该反应的趋势自然就会变大,也就是NO的转化率会增大。
但是,在2019年高考江苏化学卷16(3)题中,却给出了一个如下的实验数据图。
并在其标准答案中,将“NaClO溶液的初始pH越小,NO转化率越高,的原因”解释为是,“pH越小,溶液中HClO的浓度越大,氧化NO的能力越强”。
这个图的可信度,及其如上的解释,都应该引起大家的注意。
一、pH对该反应进行程度的影响
对于溶液中进行的某氧化还原反应,需讨论其进行限度时。最为简便的方法就是计算其电池反应的电极电势。
这样,应该先查出:
电极反应,HClO+H++2e-=H2O+Cl-,的标准电极电势值Φº=1.49V。
及电极反应,NO3-+4H++3e-=2H2O+NO,的标准电极电势值Φº=0.96V。
从这两个电极反应,及相关的电极电势值,可以直接得出如下的结论。
第一、由这两个电极反应(乘以适当的系数、再相减),可以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3HClO+2NO+H2O=3Cl-+2NO3-+5H+。
第二、还可以得出,在pH=1.0的情况下,该电池电动势为,Eº=Φº(+)-Φº(-)=1.49-0.96=0.53(V)。
也就是说,在标准状态下(此时pH=1.0)这个反应不但更够正向进行,且有较大的反应趋势(Eº为较大的正值)。
至于要看出,随溶液酸度减小,该反应进行趋势的变化情况。除了前面介绍的从该方程式两端物种类型来进行判断外,还可以从该反应的能斯特方程来判断。
从式(1)不难看出,在该方程中其余的量均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只改变其中的[H+]项的结果是:
增大[H+],电池电动势E反而要变小(因为后面的分式前有一个负号)。逐渐减小[H+](这与该题的“pH-NO转化率图”一致),电池电动势E反而要变大,也就是NO的平衡转化率要增大。
为此,不妨再计算一下只改变[H+]后的E(以便与原来的Eº=0.53V进行比较)。
例1, 在其余物种浓度均为1.0mol·L-1的情况下,只是改变氢离子浓度,而令[H+]=1.0×10-7 mol·L-1(溶液呈中性)。此时的电池电动势用能斯特方程计算为:
这说明,当[H+]变小时([H+]=1.0×10-7 mol·L-1),该反应会有更大的电池电动势(0.875V远大于原来的0.53V),也就是它有更大的反应趋势,会有更大的NO平衡转化率。
例2,不妨再进行一个计算。在其余物种浓度均为1.0mol·L-1的情况下,只是改变氢离子浓度,而令[H+]=2.0 mol·L-1(溶液酸性更强)。此时的电池电动势用能斯特方程计算为:
这个计算也说明,因[H+]增大,反应的趋势、也就是完全程度,确实是在变小。
计算中没有考虑“用HCl调溶液pH”这个因素。是因为随[H+]增大,[Cl-]再增大,只会使E更小。
总之,该题16图,也就是“pH-NO转化率图”的可信性,是值得怀疑的。它所表示的不可能是NO的平衡转化率。
二、pH影响NO转化率的具体原因
溶液酸碱性对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进行趋势的影响,通常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个是氧化剂的角度,一个是还原剂的角度。
对于反应“3HClO+2NO+H2O=3Cl-+2NO3-+5H+”,何尝又不是这样呢?
要想知道pH值对一个反应的具体影响,就应该用两个电极的电极电势变化情况,来分别讨论如下:
这里以例2为例(即溶液酸性增强),来看看它到底是如何影响反应进行趋势的。
1.
当其余物种浓度均为1.0mol·L-1,只是[H+]=2.0 mol·L-1时。该电极的能斯特方程为,
可以看出,HClO的氧化能力确实有所增加(从1.49变成了1.499V)。只增加了0.009V。
但是,另一个电极呢?
2.
当其余物种浓度均为1.0mol·L-1,只是[H+]=2.0 mol·L-1时。该电极的能斯特方程为,
可以看出,NO3-的氧化能力也要增加(从0.96变成0.984V)。增加的幅度竟然为0.024V(约为前一电极增大幅度的3倍)。
这后一电极电势的增大意味着,NO3-的氧化能力增大的更多,更显著。同时,这也表明NO的还原能力变得的更弱、它更难被氧化了。
总起来看,在这个[H+]增大的反应中,虽然HClO的氧化能力增加了(0.009 V)。但是NO的还原能力降低的更多(0.024 V)。两相比较,NO的还原能力降低占据了主导地位,HClO的氧化能力增加被完全抵消。这当然会使整个反应的趋势变小。
完整的回答应该是,[H+]增大虽然能增强HClO的氧化能力。但是[H+]增大也能降低NO的还原能力。且后者降低的更多。这就导致,反应的趋势反而会变小。
如果要突出主要矛盾。那就简单回答为,[H+]增大会显著增强NO的抗氧化能力。所以NO的转化率会降低。在这里,HClO的氧化能力“增强”,没有任何表现机会,也不值得被提及。
三、对图-16的另一种理解
该图所表示的既然不可能是NO的平衡转化率,也就是不会与电极电势、反应的自由能变等热力学函数相关。它是否会与反应速度相关呢?
比如,它可能是一个在相同的短时间间隔内、不同pH情况下测得的,某装置的生产效率。它是一个只与反应速度相关的数值。
这样,对该曲线形状的解释就一个有如下几种可能性。
第一,认为这是HClO的氧化能力强弱的表现
这种解释当然是错误的。
因为这里的“氧化或还原能力”就是电极电势、反应自由能变等热力学函数的代名词。它们与反应速度是不同范畴内的概念,相互间不会有任何联系。
第二,认为HClO的浓度能决定反应速度
这种解释也没有理论的支撑。
因为,溶液中的HClO浓度虽然与pH有关。但是其浓度变化情况,与反应速度变化情况,相去甚远。
从HClO的分布分数不难画出,HClO(pKa=7.53)分子所占百分数与pH的关系如下左图。
当pH=5.53时,HClO的百分含量已达99%。
当pH=4.53时,HClO的百分含量只不过是99.9%。
pH再减小,HClO的百分含量就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了。
只有从上右图中找出它与上左图的关联。才能断定这种变化是“HClO的百分含量”的影响。
这似乎是不可能的。
第三,看来只能直白地说,这就是[H+]对产率的影响。更准确一些说,就是pH的影响。
当然,这种“解释”、也就是“这个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北京师范大学等校. 无机化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