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9年高考江苏化学卷第16题中的一个问题

(2019-07-22 16:42:07)
标签:

ph

氧化还原平衡

能斯特方程

标准电极电势

还原能力降低

分类: 高考试题解析

应如何看待pH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溶液酸碱性对氧化还原平衡进行方向和程度的影响,原本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只要看看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所处的位置,通常就可以直接做出准确地判断。

如,对于反应,3HClO+2NO+H2O=3Cl-+2NO3-+5H+。由于其产物端有H+离子,所以当体系中的H+离子浓度减小时(pH增大),该反应的趋势自然就会变大,也就是NO的转化率会增大。

但是,在2019年高考江苏化学卷163)题中,却给出了一个如下的实验数据图。

 2019年高考江苏化学卷第16题中的一个问题

 

并在其标准答案中,将“NaClO溶液的初始pH越小,NO转化率越高,的原因”解释为是,“pH越小,溶液中HClO的浓度越大,氧化NO的能力越强”。

这个图的可信度,及其如上的解释,都应该引起大家的注意。

一、pH对该反应进行程度的影响

对于溶液中进行的某氧化还原反应,需讨论其进行限度时。最为简便的方法就是计算其电池反应的电极电势。

这样,应该先查出:

电极反应,HClO+H++2e-=H2O+Cl-,的标准电极电势值Φº=1.49V

及电极反应,NO3-+4H++3e-=2H2O+NO,的标准电极电势值Φº=0.96V

从这两个电极反应,及相关的电极电势值,可以直接得出如下的结论。

第一、由这两个电极反应(乘以适当的系数、再相减),可以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3HClO+2NO+H2O=3Cl-+2NO3-+5H+

第二、还可以得出,在pH=1.0的情况下,该电池电动势为,Eº=Φº(+)-Φº(-)=1.49-0.96=0.53(V)

也就是说,在标准状态下(此时pH=1.0)这个反应不但更够正向进行,且有较大的反应趋势(为较大的正值)。

至于要看出,随溶液酸度减小,该反应进行趋势的变化情况。除了前面介绍的从该方程式两端物种类型来进行判断外,还可以从该反应的能斯特方程来判断。

其能斯特方程为,2019年高考江苏化学卷第16题中的一个问题……(1

从式(1)不难看出,在该方程中其余的量均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只改变其中的[H+]项的结果是:

增大[H+],电池电动势E反而要变小(因为后面的分式前有一个负号)。逐渐减小[H+](这与该题的“pH-NO转化率图”一致),电池电动势E反而要变大,也就是NO的平衡转化率要增大。

为此,不妨再计算一下只改变[H+]后的E(以便与原来的Eº=0.53V进行比较)。

1 在其余物种浓度均为1.0mol·L-1的情况下,只是改变氢离子浓度,而令[H+]=1.0×10-7 mol·L-1(溶液呈中性)。此时的电池电动势用能斯特方程计算为:

2019年高考江苏化学卷第16题中的一个问题

这说明,当[H+]变小时([H+]=1.0×10-7 mol·L-1),该反应会有更大的电池电动势(0.875V远大于原来的0.53V),也就是它有更大的反应趋势,会有更大的NO平衡转化率。

2,不妨再进行一个计算。在其余物种浓度均为1.0mol·L-1的情况下,只是改变氢离子浓度,而令[H+]=2.0 mol·L-1(溶液酸性更强)。此时的电池电动势用能斯特方程计算为:

2019年高考江苏化学卷第16题中的一个问题

这个计算也说明,因[H+]增大,反应的趋势、也就是完全程度,确实是在变小。

计算中没有考虑“用HCl调溶液pH”这个因素。是因为随[H+]增大,[Cl-]再增大,只会使E更小。

总之,该题16图,也就是“pH-NO转化率图”的可信性,是值得怀疑的。它所表示的不可能是NO的平衡转化率。

 

二、pH影响NO转化率的具体原因

溶液酸碱性对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进行趋势的影响,通常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个是氧化剂的角度,一个是还原剂的角度。

对于反应“3HClO+2NO+H2O=3Cl-+2NO3-+5H+”,何尝又不是这样呢?

要想知道pH值对一个反应的具体影响,就应该用两个电极的电极电势变化情况,来分别讨论如下:

这里以例2为例(即溶液酸性增强),来看看它到底是如何影响反应进行趋势的。

1.      对于HClO-Cl-电极

当其余物种浓度均为1.0mol·L-1,只是[H+]=2.0 mol·L-1时。该电极的能斯特方程为,

2019年高考江苏化学卷第16题中的一个问题

可以看出,HClO的氧化能力确实有所增加(从1.49变成了1.499V)。只增加了0.009V

但是,另一个电极呢?

2.      对于NO3-- NO电极

当其余物种浓度均为1.0mol·L-1,只是[H+]=2.0 mol·L-1时。该电极的能斯特方程为,

2019年高考江苏化学卷第16题中的一个问题

可以看出,NO3-的氧化能力也要增加(从0.96变成0.984V)。增加的幅度竟然为0.024V(约为前一电极增大幅度的3倍)。

这后一电极电势的增大意味着,NO3-的氧化能力增大的更多,更显著。同时,这也表明NO的还原能力变得的更弱、它更难被氧化了。

而这两者的综合影响就是,2019年高考江苏化学卷第16题中的一个问题。也就是前面例2的计算结果。

总起来看,在这个[H+]增大的反应中,虽然HClO的氧化能力增加了(0.009 V)。但是NO的还原能力降低的更多(0.024 V)。两相比较,NO的还原能力降低占据了主导地位,HClO的氧化能力增加被完全抵消。这当然会使整个反应的趋势变小。

完整的回答应该是,[H+]增大虽然能增强HClO的氧化能力。但是[H+]增大也能降低NO的还原能力。且后者降低的更多。这就导致,反应的趋势反而会变小。

如果要突出主要矛盾。那就简单回答为,[H+]增大会显著增强NO的抗氧化能力。所以NO的转化率会降低。在这里,HClO的氧化能力“增强”,没有任何表现机会,也不值得被提及。

三、对图-16的另一种理解

该图所表示的既然不可能是NO的平衡转化率,也就是不会与电极电势、反应的自由能变等热力学函数相关。它是否会与反应速度相关呢?

比如,它可能是一个在相同的短时间间隔内、不同pH情况下测得的,某装置的生产效率。它是一个只与反应速度相关的数值。

这样,对该曲线形状的解释就一个有如下几种可能性。

第一,认为这是HClO的氧化能力强弱的表现

这种解释当然是错误的。

因为这里的“氧化或还原能力”就是电极电势、反应自由能变等热力学函数的代名词。它们与反应速度是不同范畴内的概念,相互间不会有任何联系。

第二,认为HClO的浓度能决定反应速度

这种解释也没有理论的支撑。

因为,溶液中的HClO浓度虽然与pH有关。但是其浓度变化情况,与反应速度变化情况,相去甚远。

HClO的分布分数不难画出,HClOpKa=7.53)分子所占百分数与pH的关系如下左图。

2019年高考江苏化学卷第16题中的一个问题

pH=5.53时,HClO的百分含量已达99%

pH=4.53时,HClO的百分含量只不过是99.9%

pH再减小,HClO的百分含量就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了。

只有从上右图中找出它与上左图的关联。才能断定这种变化是“HClO的百分含量”的影响。

这似乎是不可能的。

第三,看来只能直白地说,这就是[H+]对产率的影响。更准确一些说,就是pH的影响。

 

当然,这种“解释”、也就是“这个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北京师范大学等校. 无机化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