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2019年高考理综2卷第35(化学)题的解析

(2019-07-07 10:12:56)
标签:

分子空间构型

氢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阴离子半径

化学式的确定

摩尔体积

分类: 高考试题解析

2019年高考理综235(化学)题的解析

教师常说“高考是指挥棒”,指的是高考题才最清晰地勾画出了高中各科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反映出了命题者对该学科中一些知识及理论的认识程度和要求。

从今年理综235题当然也可以看出,业务主管部门打算在化学教学再增添哪些“新知识”和“新能力”。

该题如下。

对2019年高考理综2卷第35(化学)题的解析 

一、对第(1)题的解析

这个小题有3问。

1.  对第一问的解答

这是一个涉及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及分子空间构型判断,这样两个知识点的考题。

AsH3的化学组成可计算出,中心原子As的价层电子对数。

其计算过程为,As原子原有5个价电子。每个H原子各向其提供1个价层电子。这样As原子的价层电子数为84对)。

所以它为sp3杂化。

由此可以判断出,该分子电子云的空间构型为四面体。

由于其4个杂化轨道中,有一个要被孤电子对占据。

所以,该分子为三角锥型。

这里,并没有什么新知识和新方法的增加。

2.  对第二问的解答

涉及的是氢键、及分子间作用力,相互影响的问题。

需要比较的是AsH3与同主族NH3间的沸点。两者间隔了一个PH3

这样,该题就有一定难度了。

因为,对于同主族元素的某类物质,随分子量增大,分子间作用力要增大。从这个角度看,其氢化物的熔沸点,都是要依次升高的。也就是熔沸点,NH333

而从氢键存在的角度看,会有NH3>PH3

由于参照物是PH3。有NH3>PH3,还有PH33。那么究竟是NH3的沸点高,还是AsH3的沸点高呢?这恐怕不是一个逻辑学所能解决的问题(就好比问小学生,爸爸比你高,妈妈也比你高。爸爸和妈妈哪个会更高呢)。

也就是说。NH3的沸点是否还会高于AsH3,甚至于高于SbH3,这都需要用实验数据来验证。查得:

物质

NH3

PH3

AsH3

SbH3

沸点

-33

-88

-57

-17

 用更直观的折线图表示为,

  对2019年高考理综2卷第35(化学)题的解析 

可见,AsH3确实是低于NH3的沸点。但是,SbH3就会高于NH3的沸点。

这个“考点”有剑走偏锋的意味。如果再追问一句“SbH3是否低于NH3的沸点”,那就真是一刀见血了。因为,哪个教师也没有给学生讲过,氢键造成的影响要到哪里才不如分子间作用力的递增值。难道是要学生去背这些沸点及熔点的数据或变化曲线吗?

即便是在无机化学教学中,氢键对熔沸点的影响,通常也就限于HFHClH2OH2SNH3PH3,这些二、三周期元素间的讨论。要“扩展”到第四、第五周期,是需要教师有点“灵感”与“勇气”的。

其实,不止是沸点,熔点也是这样。如,

物质

HF

HCl

HBr

HI

熔点

-83

-114

-87

-51

用折线图表示为,

      对2019年高考理综2卷第35(化学)题的解析 

如果将HFHCl的“比较”扩展到HBr,那就要十分小心了(两者的熔点只有4之差)。到HI,那就完全是分子间作用力在占主导地位。

这个小题,给氢键知识的教学带来了一个新观点,也是一个新挑战。

3. 对第三问解答

由于,AsH3确实低于NH3的沸点。所以只能回答为“氢键的作用,仍强于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在这里居然还能起主导作用。

只说“氢键作用”,这样的解释是有瑕疵的。因为学生很可能是认为,“只要是有氢键,其熔沸点就会在同族的这类物质中最高”(这当然不符合事实)。

二、对第(2)题的解答

该小题有两问。都关系到电子排布式的书写,及原子的失电子顺序问题。

写原子的电式子排布,要根据“轨道填充顺序图”。

原子失电子顺序则是按照,从内到外的,(n-1)dnsnp。从最高能级(也就是最外能级、该序列的右端)来依次失电子。

1.  对第一问的回答

这样,先写出26号元素Fe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64s2

就可以知道,它先失去的是电子4s(它没有4p电子)。

2.  对第二问的回答

在给出Sm的电子构型为,4f66s2它没有5d电子)的情况下。它要成Sm3+离子,就是要从其原子的电子构型中再失去3个电子。

当然,这就要在先失去6s2的基础上,再失去14f电子。

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4f5

这个题告诉我们,原来告诉学生的原子失电子顺序(n-1)dnsnp,有些不够用了。要将镧系元素囊括近来,而补充为(n-2)f(n-1)dnsnp

在知道这个完整的顺序后(大学也够用),学生在考试时才不至于犯糊涂。

三、对第(3)题的解答

这是一个比较同一周期阴离子大小的问题。

注意到同周期阴离子不仅外层电子数均相同(都是8电子),核外电子层数及核外电子总数也相同。所以,决定离子半径的,就只有核电荷数目的多少。

F-离子与O2-离子都有2个电子层,10个电子(第一层2个、第二层8个电子)。但是F-离子的核电荷数为9(它是第9号元素),也就是它带有9个单位的正电荷。

O2-离子的核电荷数为8。与带有9个单位的正电荷的F-原子核比较,O2-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作用,明显要弱一些。也就是O2-离子的半径会更大一些。

F- 所以有,F-离子半径小于O2-离子半径。

    四、对第(4)题的解答

该题中有4个小问。

1.  对第一个小问的回答

这主要是一个晶胞中各种微粒个数计算,及化学式确定的问题。

从晶胞的上下表面可以看出,OF原子加在一起、一共有2个(8个顶点、2个面心)。

As原子一共有2个(4个面上)。.

Sm原子也是2个(4个面上)。

Fe原子还是2个(4个棱上、1个在内部)。

这样,按电负性(也就是金属性减弱-非金属增强)排序,就可以写出实验式,Sm2Fe2As2O2-xFx

其最简式则是,SmFeAsO1-xFx

2.  对第二个小问的回答

该物质密度的计算,可以通过一定量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比(也可以是摩尔质量与摩尔体积之比)来计算。

如果取SmFeAsO1-xFx为基本单元,也就是图示晶胞的一半为基本单元。

则其摩尔质量为,150+56+75+(1-x)×16+x×19=281+(16-16x)+19x=297+3xgmol-1)。

其摩尔体积为,0.5×a2c×10-30×NA(cm3mol-1)

所以密度,对2019年高考理综2卷第35(化学)题的解析gcm-3)。

3.  对第三、四小问的回答

这是一个确定坐标原点,及确定各坐标轴上单位长度的问题。

由于原子1的坐标为(1./21/21/2)。可知坐标原点在长方体下底面的左后角。单位长度就是晶胞参数的aac

这样在下底面上的原子2,坐标就为(1./21/20)。与原子1比较,它只是纵坐标变了。

这样在中截面上的原子2,坐标就为(001/2)。与原子1比较,它只有纵坐标没变。

这个小题更像是一个数学题。

总之,这是一个考查内容虽平常,但是暗中有两处知识要扩展的考题。

参考文献

[1][]G.H.艾尔沃德 T.J.V.芬德利. 周宁怀译. SI化学数据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