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计算亚硫酸钠溶液pH几种方法的比较

(2018-07-19 18:00:09)
标签:

亚硫酸钠溶液

ph计算

离子强度

活度

浓度平衡常数

分类: 电解质溶液

计算亚硫酸钠溶液pH几种方法的比较

电解质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或pH的计算,是化学基本原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人们面对着一组组只有2%5%计算误差的[H+]近似计算公式,也多少会有一种满足与信任感。尤其是那些与定量化学实验接触较少的化学工作者,他们对这类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当然是深信不疑的。

但是,在十分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考试卷中,真的就给出了一组这样的实验数据(2018年高考理综北京卷第11题,如下)。

 

测定0.1 mol·L-1 Na2SO3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pH,数据如下。

时刻

温度/

25

30

40

25

pH

9.66

9.52

9.37

9.25

实验过程中,取时刻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做对比实验,产生白色沉淀多。(以下略去)

 

学生要想知道该溶液组成的变化,只能是通过pH(尤其是实验与的数据)的不同来了解溶液中SO32-离子浓度改变的情况。

教师解析该题时,则需要通过定量计算,就这两个pH值间的差别,挖掘出溶液组成到底会有什么样的改变。

年对这样一个组成极为简单的Na2SO3溶液,教师通常都不会意识到,这个pH计算,实际上是一件相当有难度的工作。

一、Na2SO3溶液浓度与pH间的一般关系

从电离理论的角度看,Na2SO3溶液是一个强碱弱酸盐。由于弱酸根离子的水解,其溶液会显碱性。由此,还可以得到其水解常数Kh=Kw/Ka2Ka2H2SO3的第二级解离常数)。大家也知道,计算这个溶液pH的程序为,先用Kh通过公式计算出溶液的[OH-],然后再换算成pH

当然,从质子酸碱理论的角度看,则认为SO32-离子是一个质子碱(它有结合质子的能力)。其第一级碱常数为Kb1=Kw/Ka2(这里的Kb就是上面的Kh)。溶液中[OH-]的计算过程,也会与上面的方法完全一样。

下面就该表中的几个具体数据,按照这个思路分别计算如下:

1. 计算0.10 mol·L-1 Na2SO3溶液的pH

查得,SO32-离子第二级电离常数Ka2=1.02×10-7[1]。故Kh=Kw/Ka2=1.0×10-14/1.02×10-7=9.8×10-8

从判断式c/Kh=0.10/9.8×10-8=1.0×106(这个值很大)可知。能够用最简式来进行这个质子碱溶液中[OH-]计算(计算误差会小于2%)。

计算亚硫酸钠溶液pH几种方法的比较mol·L-1)。

可得出,pOH=4.00,也就是pH=10.00

这个计算出来的数值,与该实验中测出的pH=9.66项比较,也有点过大了。

2. 据实验数据进行的计算

实验给出的数据为,溶液的pH=9.66。此时,溶液的pOH=4.34,也就是[OH-]=4.6×10-5

仍旧用上面的最简式,在已知[OH-]Kh的情况下,就可以计算出溶液中SO32-离子浓度c

由式子计算亚硫酸钠溶液pH几种方法的比较

可计算出c=0.021mol·L-1)。

即,这只相当于一个浓度为0.021 mol·L-1Na2SO3溶液。它与该实验所取用的标称浓度(0.10)相比较,竟然只约为标称浓度的1/5

这是Na2SO3溶液或试剂,已严重失效的征兆吗?被高考题选中的实验,总不至于这样“漏洞百出”吧。

大家还是对实验的数据也处理过后,再找原因吧。

3. 据实验数据进行的计算

实验给出的数据为,溶液的pH=9.25。此时,溶液的pOH=4.75,也就是[OH-]=1.8×10-5

仍旧用上面的最简式,就可以计算出溶液中SO32-离子浓度c

计算亚硫酸钠溶液pH几种方法的比较

可计算出c=0.0032mol·L-1)。

即,这时的溶液只相当于一个浓度为0.0032 mol·L-1Na2SO3溶液。它与标称浓度(0.10)相比较,竟然只约为标称浓度的1/31

溶液也没有被搅拌,只是把温度升高了15度、然后就又降了回来。在这个过程中,SO32-离子能被氧化的那么快?

不大可能。看来,还是应该从计算方法的角度来考虑,是不是解题思路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二、溶液离子强度对pH计算的影响

在电解质浓度很低的溶液中,活度系数的因素确实是可以被忽略不计的。而在一般浓度的强电解质溶液中,活度系数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这里要讨论的0.10 mol·L-1Na2SO3溶液,是一个含有两价阴离子,且离子浓度较大的盐溶液。该体系必然会有较大的离子强度,且导致其中各离子都有较小的活度系数(离子运动受到很大的制约)。

所以,只有考虑到活度因素影响的计算,才能够算作是一个比较可信的计算。而上述的三个计算,都没有顾及到“离子强度”的问题,都没有考虑离子的活度。其计算结果也应该是被质疑的。

对考虑离子活度系数的计算,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实施,也就是有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法。

1. 第一种方法(直接用热力学平衡常数来计算)

大家应该知道,从本质上看通常的各类平衡常数(KaKbKwKsp),都是仅与物质活度有关的热力学平衡常数。在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出现的都应该是各物种的活度。

所以,这个解题的思路就是,既然热力学平衡常数与各物种平衡时的活度直接相关。如果已知的离子浓度可以变为活度的话,那么就可以将其直接带入平衡常数表达式,而计算出其他物种平衡时的活度。

就这个问题来说,就是先求出Na2SO3溶液中,SO32-离子的活度。然后,将SO32-离子的活度带入平衡常数表达式,就可以直接计算出OH-离子的活度了。

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

先计算出0.10 mol·L-1 Na2SO3溶液的离子强度。

计算亚硫酸钠溶液pH几种方法的比较

据此,可以通过《离子的γ值和离子强度I的关系》表,在已知离子强度I0.30的情况下,去查各离子的活度系数γ

可惜的是,在常用的这种表中只能查到:当Z=1I=0.30时,其活度系数γ=0.66(与SO32-离子还无关);当Z=2I=0.20时,有活度系数γ=0.24I不满足为0.30的要求);表中Z=2I=0.30时的γ数据格为空白[2]

对此,只好用如下的德拜-休克尓公式,来计算各离子的活度系数了[2]

计算亚硫酸钠溶液pH几种方法的比较

上式中的z为离子的电荷数,I为溶液的离子强度,计算亚硫酸钠溶液pH几种方法的比较 为离子的体积参数(可查表,SO32-离子为500),B为常数(25时为0.00328)。

这样,SO32-离子的活度系数可计算为,计算亚硫酸钠溶液pH几种方法的比较

也就是SO32-离子活度系数γ(SO32-)=0.26

这样,SO32-离子活度α(SO32-)=γ(SO32-)·c(SO32-)=0.26×0.10=0.026

α(SO32-)=0.026,带入最简式,可计算出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活度为,

计算亚硫酸钠溶液pH几种方法的比较

相当于pOH=4.30pH=9.70

这个数值,与实测的9.66,已经相当接近了。

需指出的是,这个方法的适用范围是很有限的。在一般情况下要用如下的计算方法。

2. 第二种方法(把热力学平衡常数改为浓度平衡常数后再计算)

如果,某体系的[H+]计算公式,是由质子条件式、或电荷平衡式、或物料平衡式推导出来的话。由于,这些式子中各项就都会是浓度(活度不会有那样的简单加减关系)。那么,其中的平衡常数都必须是严格意义的“浓度平衡常数”。

所以,这个方法的核心在于,是要先将计算式中的热力学平衡常数,变换为浓度平衡常数。

在本例中,热力学平衡常数Kb与浓度平衡常数Kbc的关系可推导为,

由于,计算亚硫酸钠溶液pH几种方法的比较

所以,计算亚硫酸钠溶液pH几种方法的比较

也就是计算亚硫酸钠溶液pH几种方法的比较

前面已经计算出了γ(SO32-)=0.26

还需要查出HSO3-离子的计算亚硫酸钠溶液pH几种方法的比较=400。由计算亚硫酸钠溶液pH几种方法的比较,计算出γ(HSO3-)=0.69

再查出OH-离子的计算亚硫酸钠溶液pH几种方法的比较=300。由计算亚硫酸钠溶液pH几种方法的比较,计算出γ(OH-)=0.66

由这些活度系数可计算出,计算亚硫酸钠溶液pH几种方法的比较

这样,从Kbc=5.6×10-8,可求得计算亚硫酸钠溶液pH几种方法的比较

而氢氧根的活度,α(OH-)=γ(OH-)·[OH-]=0.66×7.5×10-5=4.9×10-5

进而有pOH=4.30pH=9.69。与上面方法一计算出的9.70,及实测的9.66,都很接近。

这说明方法一,与方法二的计算结果,都比较接近实测值,也都是比较成功的。

三、几点启示

从上面的这些讨论中不难得到如下的一些看法。

第一,在进行溶液中离子浓度计算时必须要注意,是否要考虑离子强度这个因素的影响。

当电解质溶液的浓度不很小时,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是非常强烈的。此时的[H+]pH计算,一定要在离子活度的范畴内来进行。用浓度替代活度会产生很大的方法误差。

如,同样是对0.10 mol·L-1 Na2SO3溶液,直接用浓度计算出来的结果,是pH=10.00(相当于[H+]=1.0×10-10 mol·L-1)。而用活度计算出来的结果是9.709.69(后者相当于[H+]=2.0×10-10 mol·L-1),[H+]浓度竟然能是前者的一倍(前者的方法误差为-50%)。

第二,需要考虑活度时,第一种与第二种计算方法的优劣比较。

第一种方法简单(在本例中只计算了一个离子的活度系数),精度也不错。但是适用范围很有限。

它的适用条件是,体系中只有一个需要考虑的平衡。也就是,该计算公式的导出,与质子条件式、或电荷平衡式、或物料平衡式,完全没有关系。

第二种方法,是一个有普遍意义的方法。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但是计算工作的量较大,比较耗时,在计算中也比较容易出错。

第三,即便是考虑了离子的活度,这种计算的“误差”也是很大的。

因为,计算溶液的离子强度时,只是考虑了离子的浓度与电荷数。而没有考虑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离子间的作用有差异。采用的模型过于简单。

其次,在用离子强度计算某离子的活度系数时,离子的体积参数计算亚硫酸钠溶液pH几种方法的比较也只是粗略地分成了几档(300400500……)。这样计算出来的活度系数,也必然是很不“精密”的。

不难看出,在这样的两个相当“近似”的前提下,再“精确”的[H+]计算公式也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在一般的[H+]近似计算公式的计算误差讨论中,也没有必要提出过高的要求。以前要求公式的计算误差不大于2%,而现在一律都改为了5%

这也表明,电解质溶液理论还是一个不够严谨,而较粗放的理论。不要对这类计算的“准确性”有过高的期望或要求。

参考文献

[1] 北京师范大学等校. 无机化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2] 武汉大学主编. 分析化学(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