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金属离子相关的电势-pH图绘制问题

(2015-08-22 12:16:31)
标签:

电势-ph图

金属离子的水解

能斯特方程

excel

教育

分类: 氧化还原反应

与金属离子相关的电势-pH图绘制问题

电势-pH图不但形象化地描绘出了pH对某电对电极电势的影响,还方便多个电对间电极电势的比较。在分析某些电化学问题时有独到的优势。但对其绘制问题,尤其是在一些与金属离子相关的电势-pH图的绘制中,有些“细节”还没有被人们注意到。有必要提醒一下。

一、几种与金属离子有关的电势-pH

与金属离子有关的电势-pH图通常都较为简单。但还是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有如电极反应“Na+ + e- Na”的电势-pH图。它就是一条与pH轴平行的直线。表明其电极电势值与pH的变化无关。

第二类较为复杂,由两条线段组成。有如下图中电极反应“Fe2+ + 2e- Fe”的pH-电势图。在pH较小的区域,开始它是一条与pH轴平行的直线(如下图一中的线段)。但是,当pH达到某一数值时,将有Fe(OH)2出现,这时溶液中的[Fe2+]就要受[OH-]制约。随pH增大,[Fe2+]降低,而导致电极电势值降低。表现为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如下图一中的线段)。

线段⑥与⑦共同来构成了Φ(Fe2+/ Fe)的电势-pH图。

     与金属离子相关的电势-pH图绘制问题

第三类则更为复杂,它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有如上图中电极反应“Fe3+ + e- Fe2+”的电势-pH图。在pH较小的区域,它是一条与pH轴平行的直线(如上图中的线段)。在有Fe(OH)3出现时转变为线段②,当Fe(OH)2出现后再转变为线段③。

二、与金属离子相关电势-pH图的绘制

即使是最为复杂的“Fe3+ + e- Fe2+”的电势-pH图绘制起来也没有什么难度。因为都是按程式,先根据能斯特方程来确定出其电势与pH间的直线方程,然后代入特定的的pH值求出直线两个端点的坐标值,最后描点作图就是了。

1. 据能斯特方程来确定其直线方程

所谓据能斯特方程来确定出其直线方程,就是找出pH与电极电势Φ间的数学关系。只要将相关数据代入能斯特方程,就可以得出这个关系。

如对电极反应“Fe3+ + e- Fe2+”(查得其酸性介质中的 Φ°A=0.771V),其能斯特方程为

 与金属离子相关的电势-pH图绘制问题……(1

当溶液中[Fe3+]1.0 molL-1[Fe2+]也为1.0 molL-1时(基线方程所对应的浓度),上式就变为

  与金属离子相关的电势-pH图绘制问题……(2

这就是一个与pH轴平行的上图中线段①所涉及的方程。

在有Fe(OH)3沉淀生成后,[Fe3+][H+]的关系为与金属离子相关的电势-pH图绘制问题。这样式(1)就可以改写为与金属离子相关的电势-pH图绘制问题

将相关的数值代入,得与金属离子相关的电势-pH图绘制问题。即

  与金属离子相关的电势-pH图绘制问题  ……(3

这就是线段②所涉及的方程。

在有Fe(OH)2沉淀生成后,[Fe2+][H+]的关系为与金属离子相关的电势-pH图绘制问题。这样式(1)就可以改写为与金属离子相关的电势-pH图绘制问题。将相关的数值代入上式,得与金属离子相关的电势-pH图绘制问题。即

   与金属离子相关的电势-pH图绘制问题……(4

方程(4)还可以从碱性介质条件下的标准电极电势值来得到。对电极反应“Fe(OH)3 + e- Fe(OH)2 + OH-”,查得其碱性介质中的 Φ°B= - 0.56V

其能斯特方程为与金属离子相关的电势-pH图绘制问题

与式(4)相比较,数值上只有不大的方法误差。可以认为两者间是等价的。

这两者都是线段③所涉及的方程。

2. 金属离子与对应氢氧化物稳定区的划分

从电极反应“Fe3+ + e- Fe2+”的构成来看,由于两端的Fe3+Fe2+离子都可以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所以还要计算出产生出氢氧化物时的pH值。

查得Fe(OH)3Ksp = 4×10-38Fe(OH)2Ksp = 8.0×10-16

Fe3+离子,当溶液中[Fe3+]1.0 molL-1时(基线方程所对应的浓度),对应有与金属离子相关的电势-pH图绘制问题( molL-1),即pH=1.53

这就是图一所示电势-pH图中,与pH轴垂直的pH=1.53的线段(线段),它分割出了Fe3+离子的稳定区及其右的Fe(OH)3稳定区。

Fe2+离子,当溶液中[Fe2+]1.0 molL-1时,对应有与金属离子相关的电势-pH图绘制问题 ( molL-1)。即pH=6.45

由此可以得到图一中的线段⑤。它是Fe2+离子的稳定区及其右的Fe(OH)2稳定区的分界线。

3. 电势-pH图的通常绘制方法

有了上述3Φ-pH方程,再加上2个两相间的分区垂线,绘制Φ-pH图应该没有任何问题了。

因为,从图上可以看出,线段①、②、④是相交于一点的。有的专著还介绍可以通过联立线段①、④的方程,或联立线段②、④的方程,用计算的方法求出这个交点[1]

这样,最简单的绘制方法就是:

在左侧的纵坐标轴上找出Φ=0.771的点,记为A。由A点向右做横轴的平行线,至pH=1.53的右端点,记为B点。连接AB两点,得到的就是线段①。

在右侧的纵坐标轴上找出pH=14时的Φ=0.280-0.0592×14= -0.549的点,记为D;再找出pH=6.45时的Φ=0.280-0.0592×6.45= -0.102的点,记为C。用直线连接CD两点,得到的就是线段③。

然后再用直线连接起BC两点。

这样就可以得出整个关于Φ(Fe3+/ Fe2+)Φ-pH图(如下图二)。

     与金属离子相关的电势-pH图绘制问题

但是,这种作图方法,在理论上是有问题的。因为线段①、②、④其实并不会相交于一点。可以用分别计算出这些线段间交点的方法来加以验证:

Φ=0.771①线,与pH=1.53④线,其交点坐标是(1.530.771

Φ=1.04-0.178pH②线,与pH=1.53④线,交点坐标是(1.530.768

Φ=1.04-0.178pH②线,与Φ=0.771①线,交点坐标是(1.510.771

计算出来的这三个交点,从纯数学的角度来看,是互不相同的。但是,与整个Φ-pH图涉及的范围相比较,这三个交点相互间的相对位置差很小,在一般的粗略作图时确实可以不加以区分。

但终归,这是三个彼此间有区别的点。在理论上,要判断这三个点中的哪个才是真正的B点?是否都不是B点?还真是需要有一个更严格一些的说法。

三、较严格的电势-pH图绘制方法

之所以能出现有上述三个交点的情况,是由于在进行有关金属离子Φ-pH关系的讨论中,人们没有考虑到金属离子还能有多种存在形态的问题。

也就是说,当体系从[Fe3+]=1.0 molL-1pH= 0的左起点的状态开始,到变为pH=1.53为止的Fe(OH)3沉淀前的整个过程中,[Fe3+]并不能始终保持为1.0 molL-1。严格地说,随着pH的增大,溶液中的[FeOH 2+][Fe(OH)2+][Fe(OH)3(aq)]就会逐渐地增大,[Fe3+]要逐渐地减小。在Fe(OH)3沉淀前,基线的含义应该是指所有与Fe3+离子存在形式相关的各氧化态物种的总浓度([Fe3+]+[FeOH 2+]+[Fe(OH)2+]+[Fe(OH)3(aq)])为1.0 molL-1

根据化学的直觉,在pH很低的区间内,后几个物种的相对量应该是很少的,对[Fe3+]不会有显著地影响。但[FeOH 2+]的存在总还是要考虑的吧?

可以很容易地找出FeOH 2+离子与Fe3+离子间的浓度关系。

Fe3+离子作为质子酸,其电离平衡为Fe3++ H2O = Fe(OH)2+ + H+,对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与金属离子相关的电势-pH图绘制问题这样就有可关系式与金属离子相关的电势-pH图绘制问题

而所谓的基线方程,指的是“ [Fe3+]+[FeOH 2+]=1.0 molL-1”这样的情况。

这样就能继续导出与金属离子相关的电势-pH图绘制问题

将其代入式(1),有与金属离子相关的电势-pH图绘制问题

查得Fe3+离子的Ka=1.48×10-3,上式可写为与金属离子相关的电势-pH图绘制问题…(5

用式(5)可以描述从pH=0pH=1.53间的Φ(Fe3+/ Fe2+)值。但它并不是一个直线方程的关系。

由式(5)用Excel表可以计算出来,与不同[H+]所对应的[Fe3+(aq)]Φ,并将结果列表如下:

[H+]/ molL-1

pH

[Fe3+]/ molL-1

Φ/V

[Fe3+][OH-]3

1.0

0.000

0.999

0.771

9.98×10-43

0.50

0.301

0.997

0.771

7.98×10-42

0.10

1.000

0.985

0.771

9.85×10-40

0.050

1.301

0.971

0.770

7.77×10-39

0.0295

1.53

0.952

0.770

3.71×10-38

0.029

1.54

0.951

0.770

3.90×10-38

0.02875

1.541

0.9510

0.7697

4.002×10-38

Excel还可作出如下的pH-电势图三:

            与金属离子相关的电势-pH图绘制问题

可见线段并不是一条直线。虽然在pH0.001.54的变化区间内,[Fe3+]0.999变化到0.951molL-1、变化的幅度达4.8%,但Φ的变化并不多、仅为0.001 V。在Φ有很大变化幅度的这个pH-Φ图中,将其近似为一条直线来处理是可以的。

计算结果的一个出乎我们意料的结果是Fe(OH)3沉淀并不是在pH=1.53处生成,而是在1.54处才生成(见上表中最右侧列的数据)。

pH=1.541Φ=0.7697V的点,才是线段①与线段②的真正交点。

四、pH对溶液中[Fe2+]的影响

与上面pH对溶液中[Fe3+]的影响讨论相似,pH也会通过对Fe2+离子浓度的影响,而反映到Φ上来。即线段②也不会是一条直线。应考虑Fe2+离子的电离。

Fe2+离子的电离平衡为Fe2++ H2O = Fe(OH)+ + H+,对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与金属离子相关的电势-pH图绘制问题这样就有两者的关系为与金属离子相关的电势-pH图绘制问题

同样,基线方程指的还是,[Fe2+]+[FeOH2+]=1.0 molL-1

这样就可导出与金属离子相关的电势-pH图绘制问题将其代入式(1),有

与金属离子相关的电势-pH图绘制问题

查得Fe2+离子的Ka=1.82×10-7。这样上式就可写为

 与金属离子相关的电势-pH图绘制问题

最终有与金属离子相关的电势-pH图绘制问题……(6

式(6)才是线段②的较为严格的数学表达式。将不同[H+]代入,计算结果用表格的形式给出如下:

[H+]/ molL-1

pH

[Fe2+]/ molL-1

Φ/V

[Fe2+][OH-]2

0.0287

1.54

1.000

0.770

1.21×10-25

0.0100

2.00

1.000

0.688

1.00×10-25

1.00×10-4

4.00

0.998

0.333

9.98×10-21

1.00×10-6

6.00

0.846

-0.018

8.46×10-17

8.00×10-7

6.10

0.815

-0.034

1.27×10-16

6.00×10-7

6.22

0.767

-0.055

2.13×10-16

4.00×10-7

6.40

0.687

-0.083

4.30×10-16

3.55×10-7

6.45

0.661

-0.091

5.25×10-16

3.00×10-7

6.52

0.622

-0.103

6.92×10-16

2.80×10-7

6.55

0.606

-0.107

7.73×10-16

2.78×10-7

6.56

0.604

-0.108

7.82×10-16

2.76×10-7

6.56

0.602

-0.108

7.91×10-16

2.75×10-7

6.56

0.602

-0.109

7.96×10-16

2.74×10-7

6.562

0.601

-0.109

8.00×10-16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与Fe3+离子相比较,水解对Fe2+离子的影响有以下几点不同:

第一,Fe2+离子的水解作用表现的要更为显著。在Fe(OH)2沉淀的“理论”产生点 pH=6.45处,实际的[Fe2+]已远不足1.00 molL-1,而仅为0.661 molL-1。从而导致,近似处理方法与实际间有更大的差异。

第二,近似处理方法的②、③、⑤线同样有三个交点。但是这三个交点与实际交点间的“误差”已经到了不可容忍的程度。

近似处理方法的交点用②、⑤线来求,即Φ=1.04-0.178pH,与pH=6.45交点。其坐标是(6.45-1.08

而实际的交点坐标是(6.56-1.09)。Φ虽相差不大,但pH竟然相差了有0.11之多。

五、与金属离子有关的电势-pH图的一些特点

对于有难溶氢氧化物的金属离子来说,在没有必要考虑金属离子水解时,其pHΦ间位直线关系。在接近氢氧化物沉淀产生前,Φ-pH图都会有一个“弯曲”

这种水解导致金属离子浓度减小的情况,还会造成另一个结果。就是使金属离子稳定区与氢氧化物稳定区的分界线从“理论” pH值处,要向右偏移。“理论” pH值与金属离子的Ka越接近,这种偏移就越显著。

这样看,在Fe(OH)3早已沉淀完,而Fe(OH)2沉淀也已开始生成,其后的Φ-pH图就不会再有弯曲了。可以直接用式“Φ=0.280-0.0592 pH”来计算

    计算结果如下:

[H+]/ molL-1

pH

[Fe3+]/ molL-1

[Fe2+]/ molL-1

Φ/V

1.0×10-8

8.0

4.00×10-20

8.0×10-4

-0.194

1.0×10-10

10.0

4.00×10-26

8.0×10-8

-0.312

1.0×10-12

12.0

4.00×10-32

8.0×10-12

-0.431

1.0×10-14

14.0

4.00×10-38

8.0×10-16

-0.549

汇总上面的三个表格,用Excel可作出如下的电势-pH图四:

       与金属离子相关的电势-pH图绘制问题

 

可见,在三段直线的拐角处,都是“圆滑”的。但在一般的电势-pH图中,没有必要顾及Φ的这种微小变化,可以就作为三段直线来处理。

参考文献

    [1] 华东化工学院无机化学教研组编. 无机化学教学参考书(1.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