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几个有关氮元素实验的原理分析和现象解释

(2015-05-10 14:49:05)
标签:

氮化镁的制取

氢氧化镁的碱性

实验室制氨气

氨气的喷泉实验

氯化铵的分解

分类: 无机化学实验

几个有关氮元素实验的原理分析和现象解释

由于氮单质及其化合物都较为常见且比较重要,所以在以前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多将其安排为一个单独的实验。

加之有些实验在中学教学中也会遇到。所以对这些实验中的原理或现象进行一些解释,还是狠有必要的。

一、用金属镁与空气反应制备Mg3N2时,会发生哪些反应?反应时为什么要盖好坩埚盖?

有反应(1Mg + O2 MgO,生成自由能ΔfGº(MgO)= -570(KJ·mol-1)

反应(2Mg + N2 Mg3N2ΔfGº(Mg3N2)= -401(KJ·mol-1)

及反应(3Mg3N2 + 3/2O2 = 3MgO + N2 ,其自由能变ΔrGº= -1309(KJ·mol-1)

从化学热力学角度看,这三个可能的反应中,反应由易到难,依次为(1)、(3)、(2)。

即,在空气中(有O2存在),只能是当MgO2优先反应后,才能制备出Mg3N2。从坩埚中的反应产物组成来看,也是MgO 在上层、外层,而Mg3N2处于内层、底层。理论上,产物中MgOMg3N2的物质的量比约为1:2也就是说,在7份反应掉的镁中,最多有6份能够变成Mg3N2

所以,做好这个实验的关键在于,要尽量减少MgO2接触,不让反应体系暴露在空气中。

也就是说,反应中加盖坩埚盖是必须的。这样才能防止多余O2的进入,使N2不便逸出,有利于Mg3N2的生成。而担心盖盖后坩埚内空气不够的疑虑也是多余的。因为坩埚与坩埚盖间不是磨口的,有足够空气从这些缝隙渗入坩埚中,以保证反应的完全进行。

当然,用打开坩埚盖来加速所制得Mg3N2的冷却,同样也是不可取的方法。应难免反应产物在未冷下来之前,还有反应(3)的部分进行。

      从反应(3)的存在,及反应(3)的反应趋势要远大于反应(2),这样的两个化学事实。自然还可以得出另一个推论。即,当镁条在一个能与空气充分接触的环境中燃烧时,其产物中是不会含有多少Mg3N2的。

二、Mg3N2与水反应后所得溶液为什么可使酚酞变色?

Mg3N2与水的反应为Mg3N2+ 6H2O = 3Mg(OH)2 + 2NH3。产物氨可以使无色的酚酞变红,而Mg(OH)2也能使酚酞变色吗?

Mg(OH)2是一种被界定为“不溶”的氢氧化物。其溶度积为Ksp = 1.2×10-11

按照一般的由难溶电解质溶度积计算其溶解度的方法,可进行定量的计算。设其溶解度为s

对溶解平衡Mg(OH)2 = Mg2+ + 2OH-

平衡时                         s         2s

这样有    几个有关氮元素实验的原理分析和现象解释  

由此可解得s = 1.4×10-4

[OH-]= 2s = 2.9×10-4 (mol·L-1)。相当于pH = 10.5。溶液有较强的碱性,可使酚酞变色(变色范围为8.3-10)。

定性地可解释为:Mg(OH)2作为中强碱,虽然难溶,但其少量的被溶解部分会完全解离,也会使溶液中仍有可观量的[OH-]浓度。从而能使无色的酚酞变为红色。

    虽然是这样,也还应该再计算一下氨水的pH值。

    如果取0.2gMg3N2与5.0ml的水的反应,所得氨水的浓度可计算为:

       0.2÷(24×3 +14×2) ×2÷0.005 = 0.8(mol·L-1)。

    氨水的浓度并不大,可以认为由于反应放热而损失的氨也不会多。可以直接用这个浓度来计算溶液的pH值。

    查得氨水的Kb= 1.79×10-5。用最简式可解得[OH-]= 3.8×10-3 (mol·L-1)。相当于pH = 11.6。

    可以看出,氨水的碱性较Mg(OH)2溶解所造成碱性要更强些,即溶液的碱性主要是氨的存在造成的。

三、用1.0gNH4Cl1.0gCa(OH)2混合加热,理论上能制得多少NH3

1.0gNH4Cl的物质的量为 1/53.5= 1.87×10-2(mol)

1.0gCa(OH)2的物质的量为 1/74= 1.35×10-2(mol)

考虑反应 2NH4Cl + Ca(OH)2 = CaCl2 + 2 NH3 + 2H2O

可知Ca(OH)2是过量的。

如果NH4Cl能完全反应,会生成1.87×10-2(mol)NH3。其所占体积(标况下)为22.4×1.87×10-2 = 0.42 (L)

所以,学生如果是按教材所给的试剂量来进行实验,那么准备用来收集氨气的烧瓶就不得大于250 ml

应要求学生,即使是性质实验,也要有反应物间配比是否合适的大致估计。避免盲目操作。

四、为什么不用NH4ClNaOH反应来制取NH3

第一,NaOHCa(OH)2的成本要高出许多。

第二,块状的NaOH难于与NH4Cl均匀混合。

第三,用NaOH易造成反应容器的破损。

因为NaOH的熔点只有322,在加热中会融化,而较紧密地附着在试管壁上。而反应结束后试管冷却时,其中剩余NaOH与玻璃的膨胀系数又不同,很容易造成试管在此时炸裂。

而粉末状的Ca(OH)2即使在580℃分解为CaO,也不会有附着在玻璃器壁上的现象。不易引起试管的损坏。

五、用氨气进行喷泉实验的实验要领是什么?

打算用来收集氨气的烧瓶要干燥。

烧瓶中收集的氨气应较纯(通入氨气的玻璃管要插入烧瓶的底部)。

盖上或取下装有氨气烧瓶的橡胶塞时,瓶口始终要保持向下。安装带有胶头滴管和玻璃管的双孔塞时,也应瓶口向下(避免氨气逸出、及空气的混入)。

双孔塞上的玻璃管要有足够的长度。其尖口最好能与烧瓶的底部间,保持有较小的、但又能看清有水柱喷出的,这样的距离。

烧杯中所装的滴有酚酞的水的体积不能太少(不少于烧瓶的容积)。

六、加热NH4Cl晶体、并用pH试纸检验所逸出气体酸碱性,的实验要领?

试管要固定在铁架台上。以便还能进行用pH试纸检验所逸出气体酸碱性的操作。

NH4Cl 340时发生反应:NH4Cls= NH3g+HClg)。

但这是一个可逆反应。所以在加热后,在试管底部NH4Cl晶体减少的同时,在试管上部温度较低区域的管壁上会有白色NH4Cl晶体析出。

用湿润的pH试纸检验所逸出气体时,会有试纸先呈碱性,后又迅速显酸性的实验现象。这是正常的实验现象。是由于NH3HCl的分子量不同,扩散速度不同而造成的。开始时,由于分子量较小的NH3扩散得更快,会先到达试管口,而使试纸在一开始表现为碱性;其后它与HCl一起到管口,试纸表现的就是NH4Cl的酸性了。

当然,能在试管口能单独检测出NH3,这仅仅是瞬间即逝的事情。在实验中不自始至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是不会获取到这一实验信息的。

参考文献

北京师范大学等校. 无机化学实验(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