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經(3430)王献之《新妇地黄汤帖》陳科揚

标签:
文化 |
分类: 古缘堂语-書法經 |
書法經(3430)
王献之《新妇地黄汤帖》
陳科揚
王献之(公元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书法家、画家、诗人,右军将军王羲之第七子。王献之少负盛名,才华过人。得到宰相谢安赏识,历任本州主簿、秘书郎、司徒左长史、吴兴太守,累迁中书令等职,与族弟王珉区分,人称“大令”。他先后迎娶郗道茂及新安公主司马道福为妻,嫁女于太子司马德宗(晋安帝)。因此曾为、晋简文帝司马昱女婿、晋安帝司马德宗的岳父。
太元十一年(386年),病逝,时年四十三岁
。
王献之精习书法,以行书及草书闻名,在楷书和隶书上有深厚功底。在书法史上与王羲之并称“二王”,有“小圣”之称。又与张芝、钟繇、王羲之并称“书中四贤”。唐人张怀瓘《书估》评其书为“第一等”。
王献之《新妇地黄汤帖》
唐人摹本
纵25.3厘米 横24.0厘米
日本东京台东区书道博物馆藏
【释文】
新妇服地黄汤来,似减。眠食尚未佳,忧悬不去心。君等前所论事,想必及。谢生未还,可(何)尔。进退不可解,吾当书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