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考(2771)王宾:书法中的匠心与匠气
(2022-03-24 09:13:37)
标签:
文化 |
分类: 古缘堂语-書法考 |
書法考(2771)
王宾:书法中的匠心与匠气
本文摘录自王宾发表在《书法报》上的《再谈“回归匠心”》一文。当时读了这篇文章,感觉挺有意思,我们平时常说“xx的书法有匠气”,这个匠气究竟是什么意思?匠气与匠心有什么区别?本文说得比较明白,我们仅择其要、并加以修改,分享给书友,希望对大家有所助益。在此,也对原作者的辛勤表示感谢。
先说“匠”,这是一个会意字,从“匚”,盛放工具的筐器,也就是装木工用具的方口箱子;从“斤”,斧头。因此,“匠”字本义就是木工,一开始只有木工才称其为匠,即木匠。后来,具有专门技术的人才统称为“匠”。《韩非子·定法》有云:“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药。”“匠”字有三个基本含义:
其一,指有手艺的人,如“匠人、木匠、画匠”等;
其二,指灵巧、巧妙之意,如“独具匠心”;
其三,指具有某一方面熟练技能,但平庸板滞,缺乏独到之处,如“匠气”。
由此可见,“匠心”与“匠气”一字之差,含义却截然不同。
何为“匠心”?张祜《题王右丞山水障》诗中有:“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这里的“匠心”,即“造诣”,指文学艺术方面具有创造性的构思。该词来源于“宗匠”的引申义。宗匠是指造诣高深、为世人所宗仰的巨匠。从“匠心独运、匠心独妙、独具匠心”等词来看,大都是形容一个人心思敏捷、独具创新的褒义词。
何为“匠气”?气,是书法品评中的一个常见词汇,比如说王羲之书有“喜气”、徐浩书有“怒气”、李白书有“仙气”、颜真卿书有“严正之气”、欧阳询书有“英俊之气”、苏东坡书有“豪杰之气”,等等,皆为褒义之气;比如刘熙载《艺概》中说的“凡论书气,以士气为上。若妇气、兵气、村气、市气、匠气、腐气、伧气、俳气、江湖气、门客气、酒肉气、蔬笋气,皆士之所弃也”,后面的就是贬义之气。匠气本意是工匠们对工艺品及建筑进行雕砌显示出来的直观感受。“匠气”在诗词文章中,指过于追求辞藻堆砌、精雕细刻。在写字作画中,那些四平八稳、呆板刻意的,便有失创作内容的生动和灵转,不免流俗。黄庭坚指出:“余尝言,士大夫处事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
唯俗不可医
综上所述,匠心优于匠气。书法可贵的是独具匠心,但切忌有匠气;有匠心才称得上艺术品,有匠气则沦为工艺品。而匠心的培育,离不开书法人的学识修养和品格修养,如黄庭坚所言:“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若其灵府无程,政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