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書法考(1382)高英入展作品创作谈:取法是书法创作的本体

(2019-05-22 13:02:11)
分类: 古缘堂语-書法考
書法考(1382)
高英入展作品创作谈:
取法是书法创作的本体


笔:兼毫
墨:徽墨
纸:仿绢纸
砚:甘肃洮砚

隶书是我主要的学习书体。隶书既有古文字的古雅神秘又有今文字的时代气息,其质朴端庄大气更加令我着迷。其过渡期所呈现的不成熟性,又为隶书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拓展余地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全国第六届妇女书法篆刻展征稿启事发布后,对于投稿作品的创作,我在取法、书写内容、表现形式、风格气韵等方面认真进行了思考。



書法考(1382)高英入展作品创作谈:取法是书法创作的本体

高英 全国第六届妇女书法篆刻展入展作品 
规格 178cm×96cm

书写内容是创作一幅作品不可或缺的部分。孙过庭《书谱》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只有文质相合,才是成功的作品。《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体性》是《文心雕龙》的第二十七篇,从作品风格(“体”)和作者性格(“性”)的关系来论述文学作品的风格特色。

刘勰总结了文艺作品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明确了风格和个性的关系,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这对古代文艺作品风格论的建立和发展是有裨益的。我选这个内容进行书法创作,基于如下方面的考虑:首先,文辞优美,立意深远,此章节的文字在文艺理论史上举足轻重。其次,文章产生的时代与汉代较近,而我的书法创作取法以东汉隶书为主。再者,文章内容所含字形丰富,独体字和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的字穿插有序,便于书写和表现汉字形态的变化。

当代书法进入了展览时代,有别于古代文人之间的书写往来或书斋中的交流。因此,也就有了展览尺寸的要求。从视觉传达的形式来讲,体量大的东西更容易引起观者的注意。我在书法学习中多钟情于小字作品,小字更能表现古代经典碑帖的笔法结字之美,在书写过程中感受安静书写的状态,用女性细腻的心境与古代先贤会晤,是一种高级享受,也是我们学习书法的目的。同样,我认为几百个三四厘米的小字组成一幅六尺整幅的作品,在展厅的视觉效果也不会比大字弱。在用纸上,我选择白色仿绢纸则是对过度拼接染色制作的抵触,素面朝天,更接近本真。


書法考(1382)高英入展作品创作谈:取法是书法创作的本体

局部

如果说内容、形式是书法作品不能缺少的载体,那么,取法则是书法创作的本体。隶书一体涵盖有古隶、帛书、简书、东汉隶书,浩如烟海。清王澍《虚舟题跋》云:“隶法以汉为奇,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在隶书学习过程中,我始终将其当作一个体系来研究,关注隶变的过程。这幅参展的作品(如图),我有意融入了多种汉碑的笔法结构——以《礼器碑》瘦硬坚挺的笔法为主,融入《张迁碑》《鲜于璜》方圆厚重的笔法;在字形结构上以《好大王碑》《鲜于璜》《张迁碑》的结构为主要元素,试图通过精准丰富的笔法和灵活多变和谐可爱的字形,表现汉隶质朴浑厚、端庄大气的艺术风格。

启功先生云:“学书别有观碑法,透过刀锋看笔锋。”面对石刻法书,我们要用笔墨纸的材料把它表现出来,必须有一个转换的过程,这个转换的度很难把握。既要有笔墨痕迹、有墨色,还不能失去原碑的金石气息。还原书写性,这是我学习汉碑的主要追求和艺术标准。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反复书写更改调整,数易其稿,至寄稿时已历时三月。

“轻胶十万杵”是指徽墨的一个制作工艺,做墨要不断加胶,而加胶的过程要用工具不断地搅拌,搅多少次呢?十万杵,只有搅十万下才会出好墨。“十万”在这里可能是虚指,更多地是形容工匠精神和敬业敬事的精神。书法是一门艺术,然而任何一种艺术都不可能脱离“十万杵”般的技术作基础。基于这样的认识,对于每一次参展投稿,我都会调动自己的所有知识储备和创作热情,像打一场攻坚战一般。作品入展、获奖了,自然欣欣然、喜洋洋;落选了,也体味过程,亦足以令自己受益匪浅。 (原标的为“轻胶十万杵 慧心琢汉碑”)

供稿:2019年《书法报》第13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