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又一名世衛組織科學家於獅子山共和國對抗伊波拉感染病毒,專機送往德國隔離醫院治療。
CNN走訪賴比瑞亞的伊波拉隔離中心,訪問自願請纓前來的「無國界醫師組織」醫護志工,中心自上周(8月中旬)成立後,每小時皆有人死去;隔離中心加蓋帳篷,預計很快將被填滿。在此蓋帳篷的速度,趕不上伊波拉傳染及死亡的速度。
http://s12/large/002rBCT6gy6LEzP54mf9b
美國疾病管制局長及世界衛生組織皆警告全球各國必須準備好面對伊波拉;西非當地疫情比所有人想像更糟,伊波拉失控擴散是早晚的事;世界不可能置身事外。
伊波拉至今仍不可控制,沒有特效藥;疫區民眾如犯人般被禁止離開居住地,「關」在家鄉。他們憤怒地扔石頭,與封鎖線上軍警衝突;他們感覺自己被遺棄,死亡一天天逼近,世界正準備坐視他們集體死亡。
在美國東岸休假的十天,世間依舊紛擾。我居住於湖邊石頭老屋,每天關注伊波拉發展;一場人類與死神的拔河比賽,而死神似乎注定即將贏得一切。疫區正巧是世界最貧窮落後的區域;對「繁榮」的世界而言,他們的死亡猶如每年一場「動物大遷徙」的物競天擇;由於國力,當地「人」存在與否顯得毫無價值。他們「骯髒」、無知、愚蠢⋯,我們惟一能做也正打算做的就是把他們「圍堵」於一個區域,免於擴散。
http://s5/large/002rBCT6gy6LEAyHOBKb4
人性皆是自私的,這似乎天經地義;包括產鑽石的獅子山共和國有權有錢之人。當地政府腐敗,說是下令封鎖疫區,仍有疫區官員及富有的鑽石商得以特權離開當地。他們留在獅子山共和國的安全地區嗎?答案:不,他們逃得比誰都快。深黑的皮膚帶著人類最渴望閃亮也最貪婪的鑽石,逃往南非、肯亞,有的再轉往紐約倫敦。
這也是為何世衛組織警告全球,疫情必然擴大的原因。自私是人性的一部份,我們多數人無視於西非「人」的集體死去;當地有「能力」的人也會為求生存,「自私」地離開。
在這場死亡遷徙錄中,惟一美麗的詩篇是「無國界醫師組織」。無國界醫師組織(Doctors Without Borders,原文為法語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簡稱MSF)1971年成立;一名法國醫師曼德西爾至非洲義診,親眼目睹非洲內戰饑荒中一個個瘦削的孩子們,狀如骷髏,當地沒有任何醫療;他認為這個世界太不公平,於是號召法國醫師成立「無國界醫師組織」。目前組織總部設於日內瓦,宗旨:「不分種族、國家與宗教背景,醫師應義務協助戰火和災難中受傷者,得其醫治。」過去此組織曾於車臣、科索沃、盧安達屠殺中向聯合國提交抗議書,抗議世界這些弱小地區的屠殺視若無睹。1999年,諾貝爾將和平獎頒發予「無國界醫師組織」。
http://s13/large/002rBCT6gy6LEzTcGiE5c
伊波拉病毒爆發大傳染後,「無國界醫師」再度走上前線。一名在「死亡疫區」義診的無國界醫師Dr. Kent Brantly,感染了伊波拉病毒。他才33歲,已婚,育有兩個幼小孩子;8月2日美國決定派專機接他回國治療。奮戰20天後他走出隔離病房,發表談話:「當我知道自己染病時,在賴比瑞亞的九天,我一天比一天虛弱⋯⋯當時我向上帝禱告,無論最終我是生或是死,一切的榮耀歸諸於祂。」而8月2日將Brantly醫師自賴比瑞亞載回美國的飛行員,記者訪問他:「怕嗎?」飛行員答:「這位醫師不顧自己性命,幫助素不相識的異國人民,他值得我們所有的人效法、為拯救他全力以赴。」
目前仍有「無國界醫師組織」成員,前仆後繼抵達西非。他們當然知道危險,不是沒有牽掛;離開家鄉時往往感性地向家人道別,如果父親不再回來,請記得:「爸爸永遠永遠愛你們。」一名美國無國界醫生成員,如此告訴他4歲的兒子。
閱讀「無國界醫生組織」成員們的故事,我想告訴各位:請離開這世界上你以為「傷害」你,讓你「痛苦」的那些事件;如果我們曾被某些「小事」纏身,甚至感到痛不欲生;那是因為我們的世界如此之小,我們的「愛」如此狹隘。我們死命地往自己的人生細節裡鑽,不知不覺猶如巨大的人獸螞蟻;我們的軀殼雖比螞蟻大,但我們的生命意義和螞蟻一般微小。
http://s4/large/002rBCT6gy6LEzRyVa3b3
無國界醫師成員沒有聖戰口號,從不為民族主義而戰,更不以宗教之名殺人。當地球瀰漫戰爭掠奪時,同一時間同一個地球,有一群人正往相反的方向奔馳;榮耀著上天賜予他們的生命,無聲奉獻著。
深深,深深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