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放下,别把放下理解错了
(2025-04-25 09:37:30)能够真正看破、放下,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古大德常说「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往生净土的时候大彻大悟,我们今天要走证悟的路子,这条路是捷径,快速、稳当而且容易。能不能往生,关键就在你能不能放下,你对这个世间有留恋,放不下,你就不能往生。所以要往生的时候,这个世间彻底放下。放下,不是在事上,是在心上。有人听错意思,常常听我讲看破放下,他把工作也辞了,家也不要了,到最后搞得没饭吃。他问我,他说法师,你教我放下,我统统放下,现在怎么办?这是很大的错误。
放下是在心上放下,不要放在心上,工作照做,做得比一般人更好。为什么?一般人工作他放不下,他有利害得失在里头,对我有利的我就做,对我没有利,就不做,所以他工作做得不圆满。真正能放下的,他考虑这个事情对于社会、对大众有没有好处?有好处,会尽心尽力去做。他没有自己的利害,他只知道众生,只知道正法,只知道社会的利益,没有个人的利害得失,这真正放下,所以不可以错会意思。
现前放下,不是叫你在事上放下,事跟诸位说没有妨碍。《华严经》上讲的事事无碍。碍是什么?心上的罣碍。所以大乘法叫你放下,是心上放下,不是事上放下。心地清净,一尘不染,一丝不挂,这就讲的毫无牵挂。事上应当怎么做法,就怎么做法!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法;
我们问法身大士他在生活行持上怎么样?他也是尽孝道,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他样样做得很圆满。心里面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他心里头一点牵挂都没有,事上做得圆圆满满。所以叫你放下是心上放下,诸位要清楚,你不要搞颠倒。事上放下,心里牵挂,那不就颠倒了,那大错特错。心里放下,跟诸位说,事上决定圆满,所以你有幸福快乐。
佛法就是教我们怎样生活,佛法教我们怎样过一个快乐的日子,一生!心里不能有牵挂,你用的就是真心、就是诚心,你表现的就是智慧,真实圆满的智慧,你处事待人接物怎么会有过失?一切过失都是从利害得失里面发生的。一个觉悟的人心里头一丝毫牵挂都没有,没有利害得失,他怎么会犯过?所以这要知道,要从心地真正放下。
无论是在家出家学佛,在家你有家事,你有家庭、你有事业、你有亲属你必须要照顾,这都属于事。心里面,一心专念阿弥陀佛,一心专求西方净土,果然能这样做,你在日常事务当中,你会做得更圆满、做得更周到,为什么?你心清净,清净心就生智慧。所以你处世就会处得很恰当,不会做错事情。
事上不能放下,心上放下,世出世间所有一切境缘不要放在心上,是叫你放下这个。对于事会做得更积极,做得更认真、更努力,为什么?净业三福最后一句「劝进行者」,「劝进行者」意思就是要度化众生。这个度就是帮助别人,我们要全心全力帮助大众,这个事怎么能放下?
帮助大众不能着相、不能居功,我做了多少事情,我有多少功德,那你就错了。你要把这个念头放下,要学诸佛菩萨作而无作,无作而作。做,非常认真的做,为什么说无作?心里面清净,一尘不染,做了就像没做一样,决定没有丝毫分别执着。心里面系念的只有西方极乐世界,只有一心希望亲近阿弥陀佛,这叫愿生我刹。
真干就是要看破、要放下。看破是什么?了解世间法的真相,佛经上讲的「诸法实相」,你要了解。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了解之后,你才能放下。不但世间相是虚妄的,佛法也不例外,佛法也执著不得。佛在《金刚般若》里面说得多好,「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个法是佛法,佛法能不能执着?不能,执着就错了,因为佛教我们放下执着,绝对不是教我们放下执着的对象。
心里面确实不执着了,这是真实智慧。事上放下是福报,心上放下是智慧。心上放下管用,能往生;
如果心里放不下,事上虽然放下,做多少慈善事业,捐了多少钱,放下了,心里并没有放下,他不能往生。他得的福报是人天福报,出不了六道轮回,做再多的好事也不行。心里老是牵挂,你看我做了多少好事,我帮助了多少苦难人,救了多少众生,着相。这个着相没离开名闻利养,纵然把钱财都舍尽,福报在人天。福报大,人间没有,他就到天上去,天人福报大。这些事,如果佛不在大乘经上给我们讲透彻,我们怎么会晓得?
要常常提醒,高度警觉,打妄想轮回业,念佛号决定生西方作佛,摆在我面前,我是愿意到西方作佛,我还是愿意继续搞六道轮回?这个事情自己决定,与哪个人都不相干,谁也帮不上忙,全靠自己。真觉悟的就是真放下。放下一点,没有彻底放下,没觉悟。这个放下要注意,心上放下。事上放下了,心里还在想着,不行,没放下。心上放下了,事上堆一大堆,没事,不相干,全舍了,就是提起这一句佛号,多简单,多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