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印象沒有煩惱
(2022-06-23 10:27:42)
聰明人怎樣?不落印象,看得清楚是智慧,聽得清楚是智慧,不落印象沒有煩惱,那就叫不結業,沒有業,這是大乘裡頭真修行。不是叫你不看,不是叫你不聽,不看不聽怎麼度眾生?怎麼能成無上道?重要的,在看又聽,他又不落印象。我們跟法身菩薩、跟諸佛如來的差別就在此地,除這個之外絲毫差別都沒有。
佛知道不落印象不容易,三種印象,無始無明就是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三種,三種都是落印象。佛教我們一個方便法,先學不執著,見色聞聲,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要執著,有分別、有起心動念,沒有執著。真正沒有執著,你就覺悟了,但是不圓滿,這個時候有個名稱,稱你作阿羅漢,阿羅漢是正覺,沒有圓滿;功夫再深一點,不但不執著,分別也沒有,心裡沒分別,這是菩薩,比阿羅漢高;再提升一級,不但沒有分別執著,起心動念也沒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起心不動念,這叫成佛。佛法跟修行的方法、證果的方法,這都講盡了。別人遇到菩薩向他請教,無論什麼疑難雜症,你提出來,他就講得很明白、講得很透徹,把你也講明白了。我們要問,他有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如果他起心動念,他退轉了,起心動念是菩薩,法身菩薩;他有分別的話,那就是三乘菩薩;他還有執著的話,那他是凡夫,他就又迷了。他為什麼不起心不動念能答覆,不但能答覆,而且還能現相,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妙!那是自性起用,道理在此地,是自性自自然然的起用。譬如說一面鏡子,外面自然照在裡頭,它有沒有起心動念?沒有,沒有起心動念,照得清清楚楚,這個要懂。
恭錄於《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第四十五集)
前一篇:自己認真修行就是代眾生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