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上午,在经过一年的全力攻坚后,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开发的“广州智慧人大”信息系统全面上线运行。“广州智慧人大”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开展工作,建成了司法工作联网监督、预算联网监督、经济运行联网监督、城乡建设环境与资源保护联网监督、农村农业联网监督、教育科学文化卫生联网监督、涉外管理联网监督、代表大会议案办理监督、智慧立法管理、代表履职服务等等。通过联网监督,“广州智慧人大”依法要求各政府部门和司法机关按时、主动上传数据信息,连接了人大机关与政府、司法机关间的信息通道,可望较好地解决监督工作人力不足、信息零散、实时性差等问题。
因为刚刚上线,还不知实际效果如何,但从报道来看,还是相当令人期待。按我的理解,“智慧人大”最大的功能就是实时上传政府部门数据,对政府工作一目了然,套用“数字化管理”的说法,这可谓“数字化监督”了。以我所在的教科文卫为例,各类文化基础设施的预算、项目推进情况、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等等,应该是可以非常清楚地了解到的。其他领域相信也一样,据说连一张发票都可以调出来看到。这对于进一步发挥人大的监督作用是相当有帮助的。
从本质上说,“智慧人大”还是属于监督手段、工具的范畴,正如有参加上线仪式的代表在朋友圈中所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信息时代数据无处不在。”利其器毫无疑问显示了善其事的初衷和决心,但事要善,器可能只是其中一个因素——尽管是很重要的因素。要发挥人大的作用特别是监督作用,可能需要真正像党的十九大报告说的那样,“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健全人大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使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
此外,“智慧人大”不知如何跟公众建立连接?人大是公众行使国家权力的平台和机关,正如十九大报告所说,“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现在公众这方面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前不久广州实行“开四停四”,就有市民通过人大信息平台向代表反映情况,可见公众对人大还是有期许的。“智慧人大”如果能够使人大与公众的联系更加密切,在民主法治建设中就更具有实质性的效用了。
2018年7月13日《南方都市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