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缔造”:值得期待的老旧小区微改造模式
(2018-06-14 10:56:33)
泮塘五约微改造主要是由政府主导改造和活化已征收的公房,修缮建设各项基础和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对公房的微改造也唤起了一些私人屋主修缮自家房子的热情,这些私人房屋除了处于同一个历史文化街区,有些本身就属于受保护的历史文物,典型的比如皥遐书舍。类似这种由政府主导的微改造带动的私房自主更新,政府是否有政策引导与扶持?村民自主更新又如何达到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要求?尤其是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如何平衡好保护与改善居住?无疑这是一个相当值得研究的课题。
前不久去了一下已经完成微改造的永庆坊,老旧建筑修葺一新,地面整洁平坦,配以各类装饰招牌,很有设计感,文青气息弥漫里巷屋宇。但在这些簇新的建筑中,偶尔夹杂一两栋破损严重的老旧建筑,显然就是未纳入微改造范围的私人物业,不仅整体风貌被破坏,而且据说公房的改造还对这些私人物业造成相当大的影响和损坏,产生一些社会矛盾。
因此历史文化街区的微改造我认为一定要整体规划,不管公房私房都应该纳入其中,否则就难言成功。当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会有不同对待,但规划一定应是整体的,避免再出现那种瑕瑜混杂的情形,显得不伦不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