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不少市民向媒体反映广州师大暨大、上社、棠下村这些 BRT
站均有一处或者多处的扶手电梯被停止使用并长期处于维修状态,对他们出行造成了影响。最近一周南都记者连续几天实地走访看到,BRT师大暨大、上社、棠下村三站近半扶梯无法正常使用,给市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特别是老人、小孩或者携带较重行李的行人。
毫无疑问BRT扶手电梯必须尽快修好投入使用,原因很简单:当初设置这些东西就是为了要用的,绝不是为了摆设。设置了这些东西却不能用,不仅造成巨大的浪费,对广州的形象也有一定的影响,显得“诸事草创”,离精细化程度甚高的全球引领型城市差距甚远。此外,作为每天日常所需,也会给市民出行带来巨大的不便,尤其是腿脚不便的老年人——这段时间我对此深有体会。
南都报道说扶梯使用单位是广州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维保单位是广州孚达机电工程有限公司,但已经和其解除合同。现在正在找第二家维保单位,初定广州市蓝菱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签协议、走流程需要一定时间。目前在检查,该修则修,该换则换,扶梯维修已经立项了,要大修,以后还是考虑全部投入使用。”这多少给人带来一些希望,能否给出一个时间表呢?再就是要有长效机制,不能老像现在这样动不动就修修停停,显得城市管理水平低下不说,还存在安全之虞。
另外,作为市属国有企业,广州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维保单位签订的协议可否公示一下?金额多少也许还在其次,最关键的是双方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维保单位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样也有利于市民共同监督,督促它履行好约定的责任和义务。
当然市民也要爱惜使用,这一点同等重要,某种程度上说更重要、更困难。国人的公共素养低下向来为人鄙视诟病,积重难返,一时半会要有个飞跃委实不易,只能慢慢教育,再就是发挥工作人员或志愿者的作用,引导、监督市民“轻手轻脚”,不要总是不是自己的东西就肆意妄为地乱来。
2018年3月20日《南方都市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