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间河长:公众参与水环境治理的有益尝试

(2017-08-04 09:53:35)

  

       近日,广州市河长制办公室下发文件,计划开展河湖“民间河长”公开招募活动,引导公众参与和监督河长制工作。“民间河长”按照自愿、就近原则,需要满足的条件首先是本人身体健康,有时间、精力,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其次是居住或工作在河湖附近,熟悉河道,口碑好、威信高、热心于公益事业。

       事实上今年6月初在广州大学城举办的“治水护水齐参与,清水活水美羊城”宣传活动上,广州市水务局局长龚海杰就已经给13位“民间河长”授旗。当天,这些“民间河长”便正式上岗,马上开始了巡河行动,这也是广州市水务局去年提出“开门治水”理念以来,广州治水“人民战争”又迈出的实质性的一步。这次下发文件公开招募“民间河长”,一方面是鼓励各区招募更多的“民间河长”,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指导意见。

       毫无疑问招募“民间河长”是公众参与水环境治理的有益尝试和重要举措。水环境治理离不开公众的参与,这基本已成共识,问题只在于公众怎么参与。由于我们的社会自组织程度还很低下,公众的参与显然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和引导,政府招募“民间河长”无疑是引导公众参与的重要途径之一。

       文件说“民间河长”鼓励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的党员、干部、退休人员以及在校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我认为最适合的人选应该是一些环保组织,他们的最大优势我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热心,对水环境治理持续给予关注,有的甚至坚持了十几年。二是专业,既体现在水环境治理的技术环节上,也体现在社会动员、行动组织上,两方面都有相当成熟的方案和实践经验。广州这方面的社会资源很丰富,完全可以以此为契机搭建平台,实现官民的良性互动、协同合作。

       “民间河长”与官方河长如何衔接、配合,可能是下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有环保组织6月底向有关部门提交了一份“双河长协同治理建议方案”,提出主要由区治水办、官方河长、“民间河长”、环保组织四方共同开展月度巡涌巡查工作,开创广州“双河长制”多方协同治理河流的先例。这其中有很多问题可能需要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官民协同的体制机制也只能在实践中逐步建立。但有一条可以确定,就是大家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广州的水环境治理。在这个目标框架下,一切都是可以去探索讨论的。

       公众的广泛参与势必会扩大水环境治理的延伸面,将战线从水里延伸到岸上,这就不仅仅是水务部门一家的事了,而涉及到其他各部门。公众都已经参与进来了,其他政府部门也没有理由不积极参与。据水务局有关人士介绍,经过不懈努力,现在基本上已经形成了环保、城管、农业、公安、国规、住建、各区政府依各自职责共同参与治水的良好局面,而不再像以前那样由水务部门一家单打独斗。我认为这是很好的态势,官方和民间都充分调动起来了,一起努力,共同奋进,广州水环境治理的美好前景可期。

 

                                                 201783日《南方都市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