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微改造要注意历史文化保护
(2017-07-07 09:30:52)
2015年底广州制定颁布《城市更新办法》,其中第十四条指出,城市更新方式包括全面改造和微改造方式。微改造是指在维持现状建设格局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建筑局部拆建、建筑物功能置换、保留修缮,以及整治改善、保护、活化,完善基础设施等办法实施的更新方式,主要适用于建成区中对城市整体格局影响不大,但现状用地功能与周边发展存在矛盾、用地效率低、人居环境差的地块。2015年以来,“微改造”成为了广州城市更新非常重要的方式。
这次主要针对的是老旧小区的微改造,据市城市更新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老旧小区主要改造目标是修复基础设施,完善水电气等公共服务功能。在这个基础上,尽可能在社区居民达成一致意见的前提下,安装监控视频、完成小区公共空间的改造提升等。接下来将组织开展老旧小区微改造方案设计竞赛,邀请规划师、建筑师、艺术家等市民群众参与,让老旧小区微改造融入艺术元素,更加有设计感。相信经过这样微改造的老旧小区一定会变得亮丽光鲜,更加宜居宜业,正如有关人士所说,“租金、楼价涨幅都要高一些。”
根据过往的经验,这类老旧小区的微改造有个问题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那就是片面追求外观,却忽视了城市街区或建筑固有的历史风貌、内涵,以致一些微改造项目仅仅是装扮了外表,却遮蔽甚至破坏了城市街区或建筑固有的历史文化和历史传承。最典型的是2016年国庆节前夕,某知名房地产企业在恩宁路永庆大街片区所进行的“微改造”因为对原有历史风貌的破坏而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关注。今年上半年以来,十三行地区、仰忠社区麦栏街2号等历史建筑、惠福西路等处的微改造项目,把建筑的外立面原貌改变、涂抹卡通式的彩色涂料,使街区及建筑完全失去了历史的传承。更为严重的是,引入房地产商随意改变历史文化街区的原貌,破坏了历史文化街区或历史风貌区的整体形象,损坏了广州这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的特色和形象。不少市民为之感到痛心,并从各种渠道表达对这种微改造的担忧关注。也引起了一些人大代表、政府参事的重视,他们通过不同的途径向有关部门表达了意见和建议。
老旧小区的历史资源一般都很丰富,必须要有保护、弘扬广州历史文化资源的意识才行。尤其是广州正在迈向全球城市,必须立足本根,充分挖掘、弘扬广州固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并通过城市规划、建设来展示、传承广州的历史文化精神,只有如此,广州才不会成为一个“被打断的城市”,广州的进一步发展、定位才会获得坚实的文化根基。

加载中…